|
毕晓哲
2012年6月29日,赵晓明离世。2012年7月31日,山西临县地税局第二税务所副所长赵晓明“复活”了——他的公务ID在临县地税局内网现身。当天,他先后将全县462户个体工商户注销掉,其中有他自己生前的管户,但更多是归别人管的。 (7月22日《瞭望东方周刊》) 让死人替生者背“责任”,实在是税务工作中的丑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却与税收机制本身存在问题有关,不排除各地税收机制有天然的“弄虚作假”的冲动。 在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征税机制之下,上面有“任务”和“指标”,但囿于地方实际又完成不了,就只能造假。不仅体现在税收数据数字方面的造假,还包括考核考评指标下的造假。就如上述新闻中提到的,为了保证其他工作人员的成绩光鲜,最终想出来的歪招就是:“2012年7月份,为应对山西地税局的绩效考核,临县地税局将该县8个税务所的462户非正常户、注销户、有难题管户转稼到已故的赵晓明名下。使赵晓明生前担任处理的62户纳税户增加到身后的524户,毫不隐讳地将活人的责任推给死人。” 这种有可能广泛存在于税务系统的“造假式工作方式”,根本上来源于机制问题包括考核考评的科学合理与否。年年税收要“增长”,甚至不顾社会发展和征税实际都要“保增长”,在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不“造假”根本不可能。 “死人”成为“担责”对象,反映虚假的工作作风,但根本原因还是不良的或有缺陷的考评机制,深层次反映出来的是多年来一些地方在征税时“好大喜功”以及不良的征税政绩思维。不根本扭转上级的不当理念,下级不良工作作风无人改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