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女童泳池溺水折射围观之痛
“老人城管”是一种“道德暴力”
医保基金成唐僧肉缘于体制漏洞
2013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保基金成唐僧肉缘于体制漏洞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肩负着解决“看病贵”重任的医保制度,咋就这般“弱智”是非不分?本该扮演“守门员”角色的卫生部门和医保中心,却先后递上了开后门的钥匙,职业操守碎了一地。一枚已被贪欲撑开条条裂缝的“坏蛋”,又怎能指望它洁身自好而不招苍蝇?
  云南省怒江州六库王和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专科医院,一家既没有医生、也没有护士、甚至连医疗设备也没有的民营医院,借其他医院的名气得以生存,并顺利成为州、县两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5年的时间里,这家连“医院设置的最低标准要求”也达不到的医院,却轻松骗取了州、县两级共126万余元的医保统筹基金。
            (本报今日A23版)
  一家突破标准下线的“三无”医院,竟然攀上了州、县两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高枝”,堂而皇之地吸起了医保基金肥美的血。对如此瞒天过海的本事,公众在吃惊之余,心里也画上了一串串问号,肩负着解决“看病贵”重任的医保制度,咋就这般“弱智”是非不分?那些医保“寄生虫”们能屡屡得逞,究竟有啥手眼通天的法力?
  先来了解一下这家“神奇”医院的身世,正如院名所言,该院是经营者沈某利用个人关系,借当地一所专科医院院长王和之名开办。一番生拉硬拽的拼凑之后,却也连“医院设置的最低标准要求”都达不到,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借壳”医院。
  时下,借用知名医院或医生的名气开设医疗机构,已算不得什么稀奇事。可接下来,就是这样一所没医生、没护士、没设备的“穷光蛋”,在捞到“医院”的身份后,不满足于闷声发大财,又将触角伸向了垂涎已久的医保定点资格,则实属胆大包天。
  在一番金钱与权力的运作之后,这家“三无”医院如愿拿下了梦寐以求的医保定点资格,也算得上是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一番另类解读。反观其过程,本该扮演“守门员”角色的卫生部门和医保中心,却先后递上了打开后门的钥匙,职业操守碎了一地。试想,一枚已被贪欲撑开条条裂缝的“坏蛋”,又怎能指望它洁身自好而不招苍蝇?
  至此,事情的脉络已经大致清晰,荒唐的幕后也绝非表面那般高深莫测,金钱开道之所以能一帆风顺,无不因为歪风肆虐。在这根利益链条上,各方都知道医保统筹基金是块唐僧肉,恨不得多咬上一口。而现行医保体制的不尽完善、政策执行层面的讨价还价以及监管力量的乏力滞后等等,恰恰给了各路小妖小鬼屡次偷袭得手的机会。
  若一味强调客观困难,寄希望于一次次的“秋后算账”,疏于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实在难有斩草除根的明朗之日。
  看着满含善意的医保制度一再被骗,公众实在于心不忍,要清醒地知道,自甘堕落注定是一条不归之路,若病入膏肓才幡然醒悟,悔之晚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