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新闻·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明星企业兽药里添“瘦肉精”
窃取60万公民信息,打电话推销“藏品”
2013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窃取60万公民信息,打电话推销“藏品”
北京警方查抄一公司,拘留299人,该公司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实施犯罪
  7日晚11时许,被警方带走调查的多名人员手里都拿着物品。



四个月交易3万余笔
  在警方发布会现场,警方展示了从“华夏国博”起获的涉假藏品、公民信息单和推销使用的“话术单”。其中,“华夏国博”掌握的公民信息密密麻麻地印在A4纸上,共五摞,每摞足足有一尺多高。丰台警方介绍,今年8月初,警方获得线索称,“华夏国博”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8月7日下午,警方进入该公司,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张某及400余名员工控制,并在现场起获数十箱公民个人信息单、员工手册、推销商品话术单、员工业绩表等涉案物品。
  警方称,经过审查,该公司总裁为辽宁省人韩某,公司共注册了三个名字,对外经常使用的是华夏国博伟业公司,下设三大中心23个部门,拥有300名话务员。话务员的工作就是拨打电话、推销“藏品”。据掌握的公司资料显示,每名话务员每天至少拨打推销电话200个以上。该公司今年4月搬进中北投资大厦后,交易量3万余笔,交易额上亿元。
  目前,公司高管张某等299名嫌疑人被拘留,主要嫌疑人韩某在逃。
  8月7日晚,丰台警方出动60余辆警车查抄位于丰台区东铁营桥旁、中北投资大厦内的“北京华夏国博国际收藏品文化交流中心”(简称“华夏国博”),带走400余人进行调查。10日下午,丰台警方召开案情通报会称,“华夏国博”涉嫌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并高额销售廉价“藏品”,交易金额达上亿元。

公民刷卡信息被泄露
  据了解,警方在对位于中北投资大厦的“华夏国博”本部检查的同时,也对其位于丰台区成寿寺地区的公司技术部门进行了搜查。
  警方介绍,公司技术部门是公司最机密的部门,为了隐蔽,特意和公司本部“异地办公”。对内,公司称这一部门属于“核心机密”,很多员工都不知道其存在。技术部门共有7名员工,主要任务是通过网络和其他多种途径大量窃取、获得公民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的是购物信息,甚至有的是刷卡信息。他们通过处理这些信息,删除老客户并重新排序整理后,将信息打印在A4纸上,共非法收集60万个人信息,统一交给公司话务员用于拨打推销电话。
  警方展示的证据显示,这些信息单上包括公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甚至还有家庭住址。后边标有“挂”、“不接”、“停机”字样。有的名字后边还有特殊标注,比如“自己留老钱币”、“老伴在医院住院”、“一会联系”、“外地打工”等。

季销售冠军奖金50万
  10日发布会上,警方还展示了该公司推销的玉玺、钱币、邮票、“名人字画”等“藏品”,每个“藏品”还都有“鉴定证书”。
  警方介绍,该公司低价从旧货市场、集币市场、纪念品制造厂家收购“藏品”,再虚构市场价值,向客户高价推销。话务员推销时经常反复强调“藏品”是“世界特珍贵”、“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警方表示,将对已起获的藏品进行真伪鉴定。
  据了解,“华夏国博”对销售人员设有奖励政策,如果员工完成销售业绩排名前30名,积分达到标准,公司便奖励员工带家属到普吉岛5日游。
  警方展示的涉案物证中,有一本“华夏国博”今年第四期内刊,其封面上是一名季度销售冠军手捧证书的照片,文中称,该人被评为今年一季度销售冠军,获50万奖金。
  在曝光的话术单上,不仅写明如遭客户拒绝,话务员应如何接话等内容,还有“销售技巧”等。比如,要多用肯定语气,注意名人效应。   据《新京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