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全副武装,还是被晒伤 |
◎邮政局投递员高温下辛苦坚守工作岗位◎每天每人分类投送信件报纸足有上千份 |
|
近段时间,骄阳“烤”验着大江南北,在全国一片喊“热”的喧嚣中,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近期刊发的高温下关注公交司机的稿件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8月20日,记者再次走进青州市邮政局发行投递局,听这些同样承受着酷暑考验的邮递员们讲述了工作的艰辛。
每天每人分类投送信件报纸足有上千份 8月20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玲珑山路与明祖山路交叉口东侧的青州市邮政局发行投递局,这个时间正是投递员们分发、整理报纸的时间。在报纸分发间,记者看到一排排的桌子上堆满了当天需要分发的报纸,数十名投递员正在飞快地对桌上的报纸进行整理、分类。“我们干这个很多年了,哪家哪户定了什么报纸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速度都挺快的。”投递员李海丽告诉记者。 当记者询问起投递员这份工作的具体情况时,李海丽说,大多数人都以为投递员就是把信件、报纸送到订户手中就完成任务了,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每天首先得对当天的信件、报纸进行分类,确定要投送的大概位置之后再分发给各个投递员,然后投递员才能背着邮包上路进行投递,每天每名投递员经手的信件、报纸都至少有一千份,任务量非常大,经常得跑一整天才能发完。” “夏天天热的时候,出去就像是进了蒸笼,冬天天寒地冻,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出去晚上回来都是黑灯瞎火的。”李海丽告诉记者,她一般是早上7时出门,下午6时才下班回家,中午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投递员这份工作主要是拼耐性,拼体力。不少年轻人也来干过,但冬天嫌手冷,夏天嫌太热,很多因为受不了苦就辞职走了。但哪项工作不论寒暑,每天总得有人做呀。”
一年四季啥样恶劣的天气都要出门应付 43岁的崔国红是青州市邮政局发行投递局的一名普通投递员,从2000年至今她已经送了13年的报纸。“平日里她兢兢业业,订户订阅的报纸从来都是准时送到。前几天最热的时候,她负责的投递区域也没出现过任何问题。”青州市邮政局发行投递分局的徐振民局长这样评价崔国红。 记者了解到,崔国红负责批发街附近的投递区域,每天早上要送300多份报纸,而下午则要送500多份。“早上一般7点之前我就得出门,中午12点回家吃饭,然后下午接着送,每天都得送到五六点钟。”崔国红说。 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崔国红对每个订户都很负责任。前段时间,市区宝鼎小区有个订户的信箱坏了,崔国红怕报纸会遗失,就多次上门提醒订户要记得修报箱,“我负责区域的订户们现在都已经认识我了,也都存着我的手机号,如果遇上需要更换投递地址或者其他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直接给我打电话。” 谈到投递工作的最大困难,崔国红告诉记者,投递员最怕的就是恶劣天气,寒冬腊月下雪天出门路滑不方便,前一段时间的三伏天更是折磨人。“我负责的投递户基本上都是沿街店铺,周围一点遮阳的树木都没有,整条街几乎是直晒的,尤其是前一阵三伏天的时候,估计地面温度得有个六七十摄氏度吧。”崔国红说,虽然天气热温度高,但他们多数邮递员在送报时全天都穿着长袖衣服,但是无论怎么防晒还是有些受不了,经常浑身都湿透了,“天天长袖长裤手套捂着,但还是能把人给晒伤。” 即使这样,崔国红依旧会第一时间将信件、报纸送到订户手中。“我觉得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就要做好,送报时很多订户都对我特别致谢,有的还为我准备开水,让我进屋凉快凉快再走,真是挺感动的。”崔国红说。
每周总有投递员遇到误解不配合的市民 在采访中,徐振民局长告诉记者,青州市发行投递局共有33名投递员,前一阵天气最热的时候,有几个投递员出现了中暑症状。“虽然站里已经为他们预备了防暑的药品、饮品,也每天熬好了绿豆汤给他们带上,而且我还天天都嘱咐他们要尽量避开最高温时段送信送报,但还是没办法,天儿实在太热,报纸又不能不送,他们都不容易。”徐振民说。 “其实,恶劣的天气、繁杂的工作,我们的投递员都可以克服,他们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来自市民的误解。”徐振民告诉记者,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市民不配合而出现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前几天有名投递员向我反映,在为一名市民送小件包裹时用户不肯出示身份证,还将送来的包裹扔到路边。但是邮政局规定派送小件包裹或挂号信时都要通过身份证验证收件人的身份后,才能将快件交到收件人手中,那名市民就造成了我们工作的困难。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投递员几乎每一周都会遇到。” 徐振民说,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投递员们能得到市民们更多的配合和肯定,“投递员的工作相对艰苦,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我们的投递工作可能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多体谅、多理解。”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