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艺文流风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老梗叔
茶道一二
故乡的炊烟
一“胖”难求
百合花语
2013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的炊烟



    孟祥儒

  我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记忆中的农村,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日子,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来,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的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的穿过林梢。
  夕阳西下,暮色降临,伫立在空旷的原野上,有微微和煦的风儿吹来,把家家户户屋顶上生气的炊烟铺的平平缓缓,慢慢的飘荡在村野的上空,像一张巨大的薄薄的轻纱缓缓随风舒展。长大后来到了城市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包围中,几乎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味道。
  为了寻找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炊烟,我趁着空闲,踏上了回家的路。于是,又见炊烟,在故乡老家的农村。有烟火的地方有人烟,有人烟的地方有仁慈。难怪人们在迷路时总是朝着有炊烟的地方去询问,因为那里有生命与希望。透过那冉冉升起的屡屡炊烟,我找到了我农村生活的童年时光,看到了母亲在灶前生火做饭的忙碌身影,闻到了比山珍海味还要香的农家饭菜。
  看着那炊烟,我还看到了母亲给我们烧面疙瘩吃的情景。那时的农村一年吃不了几次白面,每当有哪个孩子感冒发烧不爱吃饭时,母亲总是会和一点面做成喜爱的小动物状,包上一层菜叶,菜叶的外面再包上几层梧桐叶,放在灶火间烧。熟了就剥开烧焦的叶子,香喷喷的面疙瘩透着一股特有的面香味。还有父亲偶尔从田野中捕捉到的鸟儿和野兔,父亲会弄一些泥巴,敷在它们的身上放在灶间烧。待到烧得闻着香味,泥巴像动物身上的一层铠甲,轻轻的一瞌,动物的皮毛全部的粘着泥巴掉了下来,这时你用手去撕一块肉放到嘴里,那个香啊,你没吃过你是不知道那个美味的。
  那飘飘袅袅的炊烟,牵出了我对母亲对故土的缕缕深情。二十几年的城市飘泊,使我习惯了城市里的快捷竞争和势利。然而只有回到了这幽静的农村,才会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堪,才会感到彻底的放松和解脱。啊,看那一条条的羊肠小道,一个个的蔬菜大棚,一片片金黄的麦浪,一缕缕的袅袅炊烟,一阵阵朗朗的欢笑,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