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观点PK
亲妈“诈死”育女
“后妈”用心良苦
2013年09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妈”用心良苦
给社会提了个醒



    □郭元鹏 
  在这种极端的爱里,这位母亲可谓是用心良苦。在我们对申女士的行为感到不可理喻的时候,我们却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责的阶段。我们需要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谁更该用心良苦?
  首先,就是重新审视家庭教育。我们曾经有句很响亮的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意思不用多说,大家都是明白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却把“再穷不能穷孩子”用错了地方。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独生子女增多了,父母们往往开始娇惯孩子,溺爱孩子。只要是我们能给与的,哪怕孩子要我们的心,也要挖出来。溺爱之下,出现了一个个“闪闪的红星”。通过申女士的极端做法,我们每一个人都该警醒,我们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是摔倒了扶起来,还是让他们自己爬起来?
  其次,就是重新定位校园教育。家庭是第一任老师,校园是第二任老师。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地方,孩子能不能成为大器,成为响当当的男子汉和大姑娘,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实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学校仅仅担负了传播知识的责任。我们可以让英语漫天飘飞,可以让语文死记硬背,可以让数学题海作战,却已经容不下一本小小的道德书籍。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人格的养成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面对良苦用心的“后妈”,我们的教育需要重新定位,要让知识学习和行为养成并驾齐驱。我们也不妨多开些手工课、心理课,从小培养孩子承受劳动,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
  我们不想要连个袜子也不会洗的祖国接班人,也不想要一个吃个感冒药还要母亲坐飞机去帮忙的高材生。笔者虽不赞成“后妈”的极端行为,但感谢“后妈”给我们社会提了个醒!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