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网络曝光应有度,拍照前需三思
道德有疾慎开法律药方□苑广阔 
校长“陪餐制”恐中看不中用□王军荣 
2013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曝光应有度,拍照前需三思



    □本报评论员 李帆 
  在毫无遮掩的网络曝光中,道德评判演变成带着些许暴力味道的“私刑”,这种网络曝光更像是对人不对事的“报复”之举。网络曝光并非不可行,关键在于形成民众共同遵守的底线,对于哪些行为不该上传,或者上传时是否该对图片有所处理,是值得部分网民三思之处。

  24日,杭州地铁一号线上一位孕妇在车厢内见一名中年妇女不停吃东西上前劝说,但对方不听,于是她拿起手机拍照想在网上曝光,结果被对方愤怒追打。拍照曝光是否妥当再次引起网民热议。      (本报今日A28版)
  说起在地铁吃葡萄,网民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武汉吃热干面的女孩,若孕妇果真上传至网络,中年妇女难免遭受一场狂风暴雨般的谴责。然而,我们不得不反思,孕妇的网络曝光究竟是对事还是对人?
  地铁吃韭菜包子也好,公交上大小便也罢,种种不文明行为一经网络曝光,便瞬时引起网民对文明的大讨论,从此角度而言,网络曝光是唤醒民众文明意识不可替代的力量,而这或许正是孕妇意欲上传网络的动机所在。
  然而,与网络曝光如影随形的往往是人肉搜索,比如武汉地铁“热干面”事件,数万名网友发表看法,大部分人对女青年的行为予以谴责,甚至有人声称要对其展开人肉搜索。眼见事态发展有恶化趋势,发帖人的态度峰回路转,乞求网民千万不要公布女青年的个人信息,以免对她造成伤害。同时,她还对自己一时冲动公布未经模糊处理的女青年照片表示后悔。当事人隐私完全暴露,被置于极大压力之下,部分网民甚至以此希望达到价值观被认同乃至强加于人的目的,让网络曝光陷入争议的焦点。
  其实,对于“热干面女孩”,即便其身份成谜,也无妨网民的道德讨论,何需逼其以真实面孔接受批判?在毫无遮掩的网络曝光中,道德评判演变成带着些许暴力味道的“私刑”,将被曝光者赤裸裸地展现在民众面前,如众目睽睽之下接受鸡蛋袭击的犯人,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嘈杂声,如此看来,这种网络曝光更像是对人不对事的“报复”之举。
  网民在曝光时应对事不对人,应注意曝光时不能让不知情的第三人识别被曝光者,否则就侵犯被曝光者的隐私权,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被曝光者若被侵犯隐私权,可依法要求相关当事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及行政处罚责任。
  但在现实中,部分网民只看到了言论表达的自由,却忽视了尊重他人隐私权的义务,将随手即拍的图片原汁原味地公布于众。在不涉及违法的情况下,即便当事人行为触及道德的红线,也该享有一定的隐私保护,避免其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笔者看来,网络曝光并非不可行,关键在于形成一个民众共同遵守的底线,对于哪些行为不该上传,或者上传时是否该对图片有所处理,是值得部分网民三思之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