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送手机收话费,敬老原是沽名钓誉
防灾“X色预警”不能只为了交差
硬汉锯腿暴露公共医疗“短腿” 
“一户一犬”不如管好所有犬主人 
2013年10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硬汉锯腿暴露公共医疗“短腿” 



    □毕晓哲
  一把钢锯、一把小水果刀、一个裹着毛巾的痒痒挠,保定硬汉郑艳良用这三样简单的工具,在家中床上将自己患怪病的整条右腿锯下,为忍住疼痛他咬掉了四颗槽牙。
        (10月10日《燕赵晚报》)
  这名不幸患病男子的腿因为“自己锯掉”短了一大截,但反映出来的却是公共医疗的“短腿”。从报道中无法得知这位男子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障,即使有恐怕摊上这样的“怪病”也是一个“杯水车薪”的结果。一方面,表面上国内医疗保障范围持续扩大,但仍然有“死角”。去年9月份,卫生部部长陈竺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011年,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然而,完全“覆盖”的往往是相对富裕人群,而一些真正的贫困者有可能连一个月几十元的医疗保险也交不起。医疗保障事实上的“旱涝不均”,恰恰呈放大性投射在这些贫困家庭和贫弱人群身上。
  另一方面,我国大病医疗保障覆盖范围远远不足。两年前仅仅对农村白血病、小儿“先心”等22种重大疾病纳入免费医疗,而对于患病人群中的“怪病”,如这名男子的“双腿动脉不明原因大面积栓塞”怪病却无能为力,也不在保障范围。“生病等‘死’”,乃至无奈之下不得不自己“锯腿疗病”,正是公共医疗政策事实上的存在“遗漏”的折射。
  在国内医疗保障现实之下,部分贫困人群的疾病能否得到治疗、家庭幸福与否,基本是全凭“运气”。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幸福与健康保障,完全是建立在“别倒霉”、“别生病”的侥幸之下,公共保障政策的弊病可见一斑。公共福利政策、公共医疗政策,在公民和社会公众有迫切需求之下,却不能及时对接和帮扶,这不仅仅是反应机制迟钝的问题,本质是制度性疏漏的反映。接下来,对于这位“自已忍痛锯掉腿”的男子的支撑,可能更多的是靠的社会公众的爱心,或者说是舆论关注和报道之后引发的地方政府的“同情”。然而,此种借助外力获得的事后“补救”,终归不能说明公共医疗政策是到位的、是称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应仅同情这位男子和家庭的不幸,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入反思现有医疗保障机制、公共服务政策之积弊,还贫弱人群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不怕“生大病”的未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