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锡玉
小的时候,父母教我们走路、吃饭、说话,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大,看着我们一点点长大长高,自己却一天天地在变老变矮。重阳节当天,微博上晒满了对老人的关心,有的选择重阳节带家中老人出游感受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有的人因不能回家探望老人满怀亏欠,然而,关心老人就只在重阳节当天吗? 13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研讨会上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老人将我们养育,年满十八周岁了仍须老人照顾,作为子女赡养老人本是义务,然而,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怕连累家庭,这是何等的痛心。 许多年轻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身处异地工作,极少回家看望父母,忘记了自己不会走路时是父母一直怀抱在胸前,忘记了老人一直留着好吃的等自己回家吃,忘记了缺钱时父母给寄钱、生病时父母的疼爱…… 别人都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只有他们关心你飞得累不累,亲情是永恒的爱。作为子女,更是应该反哺老人,给予老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关心,减少他们对自己未来养老及子女的担忧、身体上的病痛等引发老人的焦虑、抑郁等。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关心不应只是在母亲节、父亲节和重阳节,应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