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用报复对付投诉,能收获什么
办事难咋跳不出“一报道马上办”怪圈
手术中临时加价是被监管惯坏了 
2013年10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办事难咋跳不出“一报道马上办”怪圈



    新华社记者 黄冠 
  10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河南省郑州市准妈妈张女士于4个月内跑了社区近20趟,仍未办下准生证。此事报道当日,有关部门称已将生育证发放到张女士夫妇手中,并表示歉意,同时对社区负责办理生育证工作人员给予停职处理。   (10月17日新华社)
  4个月办不下来的准生证,一经报道,当天就办了。在不违反现行政策的前提下,为什么办个准生证竟让民众费尽周折?到底是哪个环节在刁难民众?为什么要刁难民众?如何让民众跳出“事难办、一报道、马上办”的怪圈?
  “事难办”的背后,似乎总有“潜规则”的影子。在郑州准妈妈张女士的遭遇中,有一个细节:张女士住百文花园小区,因为小区的开发商“没有跟办事处对接,现在街道办不管这个小区的事”。何谓“对接”?从小区楼管员怕办事处的人“谈办公房的事”可以看出,因为小区没有为办事处提供办公场地,所以不愿到办事处为居民做证明人提供方便。
  小区开发商是否与办事处“对接”妥当,原本与小区居民无关,结果却衍生居民“事难办”!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小区开发商为办事处提供了办公房,是不是居民的事就好办了?
  权力到了个别人手里变得“为所欲为”,其实也表现在为关系、人脉提供“无微不至”的便利。社会上,一些精明干练的人,在向人传授处世经验时,往往会提到“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实际上,这在向人们暗示:在中国,无所谓“难事”“易事”,只要有关系,就好办事。
  此前,曾有地方政府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表明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坚定决心。对于民众而言,如何依照“权力清单”方便、快捷办妥事关切身利益、合理合法的事情,也是检验行政效率的重要一节。
  人多了,要办的事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为民众办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如何防止难办的事情出现“累积效应”,让民众不再感慨“事难办”?这既需要规范权力运作方式,也要引导民众依照透明规则,习惯于“走正路、办正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