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弥河镇的花卉。 |
|

|
|
赏花去黄楼,买菜到高柳,天然氧吧庙子游,一个个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城镇,成为青州农民家门口生活创业的乐土。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位于青州东南部的弥河镇也开始了自己的花木产业转型之路。10月22日,记者来到弥河镇,探访了花木产业的发展之路。 区位优势 弥河适合花木驯化 青州人民自古就喜爱花,对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7000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种植花、描绘花、赞美花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南花北移、北花南迁”,青州是最佳的天然驯化基地。青州地处北温带的过渡区,经青州驯化培育后的“南方花木”可在北方落地生根,“北方花木”也可在南方旺盛生长。南北花木如不经过驯化,是无法跨界限生存的。弥河镇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辖区东部30平方公里的地域定位为高端花卉发展区,形成了“一个基地、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家庭农场、一个公园”的总体规划结构。一个基地:万亩花木基地;两个研发中心:山东华盛育种育苗中心和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一个家庭农场:潍坊坦力有机蔬菜欢乐农场;一个公园:青州花卉公园。弥河镇以高端花卉项目为引领,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花卉种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花卉产业 生命力在“创新” 花卉苗木市场中的竞争可以用“没有硝烟的战争”来作比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旧花木品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下降,而一些新兴花色的花木品种,无论是单株价格还是需求量都在花卉苗木市场的表现都非常“扎眼”。 为了保证青州花卉能够在残酷花卉苗木交易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弥河镇将新兴苗木的研发工作摆在首位。其中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通过引进韩国、日本等先进花卉企业模式建设高档智能温室、种苗组培室,以设施化、标准化、集群化为生产方向,专门从事蝴蝶兰等高档花卉的新品种研发,种苗快速繁育,商品苗及成品花的生产和销售。 花卉公园 服务于所有入园者 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先行突破花卉公园”的要求,弥河镇对中华盆景园进行全面提升,明确功能分区,加快园林景观打造,形成现在的青州花卉公园。 为了保证游客正常游览和入园企业的正常运作,弥河镇先后投资1300万元,安装80KW变压器3台,配套低压线路3000米,建设“两纵六横”道路1.5万米,埋设排水管道6300米,栽植行道树2600余棵,蔷薇1.2万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57盏,高标准建设进出口大门和公共服务区。目前,青州花卉公园已经成为青州居民外出休闲的好去处。 “青州花卉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也为我们花卉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第一批入驻青州花卉公园的“千卉合作社”社长单连娟告诉记者,自己在黄楼有一处苗木销售中心,因为看中了青州花卉公园的配套设施完善才选择来这里发展。以前自己的花都是在四川培育在黄楼卖,无论人力还是运力方面都要耗费不少精力。现在青州花卉公园建立了“千卉合作社”,在弥河就可以完成兰花“催花”工作,这些在弥河催成的兰花就足以满足周边省市的中小型订单,弥河的青州花卉公园也将花卉产销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今年,青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积极建设农业公园,先行突破花卉公园”的农业发展思路,依托“东方花都”品牌优势,改变单纯的种花、卖花模式,提升产业档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如今的青州,花开四季姹紫嫣红扮靓缤纷世界,回归自然鸟语悦耳恰似人间仙境。而位于青州市南部的弥河镇,正以其独具特色的花卉发展模式赢得世人的关注和青睐。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