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叫停善举,“不公平”的理由太荒唐
“情商课”实为教育缺失的一种补课
学生深秋穿夏装表演究竟展示了谁的素质
2013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商课”实为教育缺失的一种补课



    苑广阔

  南京市六合区40所小学和20所初中试点开讲情商课,对学生进行情商训练。试点之后,“情商读本”有可能在全南京市推广。该读本用故事、情景剧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提高情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10月29日《现代快报》)
  说到“情商教育”,其实是个范围很宽泛的概念,从自我情绪的控制与管理,到感受与理解他人的情绪;从与人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到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与老师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归为“情商教育”的范畴。而“情商教育”的这个定义,也就决定了它实际上关系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一个具有较高情商的孩子,不但意味着他会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拥有更加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意味着他的成长成才道理会更加顺畅。
  但是多少年来,不管是父母家长还是学校老师,都过于看重学生的智商教育而严重忽视了情商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我们的孩子善于学习书本知识,也善于考试得高分,能够升学上名校,但是他们的个人品质、人格、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内在的东西,却多多少少都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就是为人处事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缺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让自己变得难以相处等等。
  这种情商方面的“先天不足”,等他们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以后,就会表现地格外明显。而事实早已证明,一个人在社会上要取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要获得人生的幸福,仅有高智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积极健康的情商。这样的人,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对自己的人生给予积极的管理与规划,另一方面,也因为拥有较高的情商而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帮助,进而更容易获得成功,收获幸福。
  从这个角度来说,南京市六合区的中小学开设情商课,下发“情商读本”,看上去是一种教育上创新,但实际上不过是对之前情商教育缺失的一种“补课”。学校教育理应有“情商课”的一席之地,在南京市六合区这些中小学有了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的意识,并且积极采取行动之际,全国其他地方的学校和教育部门,是否也该有所触动、有所行动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