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新华社长沙11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深秋的三湘大地,生机盎然。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和省长杜家毫陪同下,来到湘西、长沙等地,深入农村、企业、高校,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日上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察看了成片的柚子林和桔子林,了解村里围绕扶贫开发发展特色产业的情况后,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湘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党委和政府要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好目标,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口帮扶等措施加快发展。扶贫开发要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 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位于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习近平很高兴。他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4日上午,习近平在长沙考察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最终要落实到一家家企业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企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 习近平还来到中南大学,视察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高校进行科技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情况。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 调研期间,习近平听取了湖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湖南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他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强调,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习近平指出,深入改进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从严要求。如果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末梢神经,群众也不会认为活动取得了实效。抓整改,要接地气、下功夫,既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又针对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既在营造大气候上兴实招、更在改变小环境上动真格,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满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