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车行天下·个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丢了维权的车主您还剩下啥
@“微”观车市
2013年1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丢了维权的车主您还剩下啥
□禹法鑫   



  近日,在如火如荼的广州车展上,除了新上市和首发的新车夺眼球外,消费者维权事件频发也成为此次车展上的“亮点”。无论是打着横幅在展台抗议的青年,还是在发布会时冲上展台控诉的车主,都使得汽车厂商颜面尽失,形象扫地。
  其实在汽车行业,消费者维权事件屡见不鲜。老牛拉车、现场砸车都已经不是新闻,只不过近年来呈现一个多发和上升趋势,其表达方式也越来越激进,甚至被称为是“恶性”维权。大多数消费者维权的结果是砸坏了自己的车,汽车厂商损失了品牌形象,最终两败俱伤。
  反观所有的维权事件,消费者除了要求汽车自身的产品质量外,更多要求的一个词是“服务”,如果再加一个定语,那就是“售后服务”。众所周知,买车时汽车销售的服务并不差,除了鞍前马后的讲解,还提供饮料甚至自助餐服务,有事没事再打个电话关心一下,确实让人备感舒心。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品牌的售后服务则呈现出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出问题则好,一旦出现问题就百般推脱,拒不承认责任。也正是有此考虑,汽车三包法才应运而生,但是三包法能够解决责任划分问题,却不能解决恶劣服务带给消费者的心灵伤害。
  作为消费者,买车除了买一个交通工具,更多的是买的对这个品牌的信赖和完善的服务。出现问题不可怕,怕的是4S店或者厂家不积极主动的沟通解决,这无非是让消费者承认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频频出现“恶性”维权事件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仅仅为了利益完全没有必要采取砸车等手段,因为得不偿失。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消费者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无论是对于车辆的了解,还是事故的技术分析,都不如厂商了解的全面。消费者要的更多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处理态度。
  即使再不济,消费者维权,是因为这个品牌还有维权的价值,如果哪一天对这个品牌出现的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那么厂商估计该欲哭无泪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