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导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见贤不思齐,还好意思笑话送药哥
拿矿难死者对比官员风险太缺德□毕文章 
为企业“逼退”村民拷问政府执政为谁□张国栋 
2013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贤不思齐,还好意思笑话送药哥



  不少人口口声声地叹息着“世态炎凉”,批判着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但当道德考题摆到自身面前时,又倾向于“见陋思齐”,并冠之以“自我保护”的美名。在“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送药哥”所弘扬的正能量难能可贵,但欲拯救社会不信任危机,更需要民众见贤思齐的勇气。
  家住河南商丘的姜德强正在家中看电视,突然接到了一位江苏徐州陌生人的求助短信,称想找一种叫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药等着救命,但徐州药店没有出售。姜德强没有多想,当即开始寻药,拿到药后,姜德强又乘坐火车急奔300多里,将救命的药品及时送到了徐州,被称为“最美送药哥”。目前,病人病情已经好转。对于此事,不少人说姜德强很傻。           (本报今日A30版)
  急奔300多里为陌生人送药,本该毫无争议地受到助人为乐的褒奖,但“送药哥”却遭受了不少冷语相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但“送药哥”所面临的讥讽影射出一种无奈的社会现实:见贤不思齐,人人自危。
  部分民众之所以会产生“危机感”,在于“坑爹”的诈骗行为泛滥,人们似乎已成了“惊弓之鸟”。为免遭不法分子算计,民众对“求助”信息提高警惕也在情理之中,久而久之,求助信息被一视同仁地归为诈骗信息。除此之外,快递来了不敢开门,入户人口普查不得不改成去居委会报到,买菜时习惯性地要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当所有的不信任集中在一起,社会氛围就会改变,对陌生人的信任危机由此而来。
  中国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访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两到三成被访者信任陌生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不可否认,对于民众走上彼此不信任的道路,不法分子和部分个人的不诚信行为难辞其咎。“彭宇案”后,人人谈“扶”色变,对倒地的老人心存提防,最终导致众人围观却不敢出手相助的困局。
  然而,扶老人被“讹”的案例屈指可数,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打破底线案例的出现,就片面地认为做事已无需底线。况且,我们身边并不缺助人为乐的正能量。河南鹤壁市一名90多岁老人倒地,好心人将其扶起后并送回家,不仅未遭到讹诈,还收到了老人家属的谢意,这一场面被无数人所称道。
  类似正能量频频见诸报端,但遗憾的是并没能清除部分民众的戒心,究其原因在于见贤思齐意识的缺失。现实中,不少人口口声声地叹息着“世态炎凉”,批判着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但当道德考题摆到自身面前时,他们又倾向于“见陋思齐”,趋之若鹜地走上“不扶”的道路,并冠之以“自我保护”的美名,正能量被抛之脑后,社会氛围自此急转而下。
  因此,在“负能量”、“负情绪”弥漫的环境中,“送药哥”所弘扬的正能量难能可贵,对民众的行为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但欲拯救社会不信任危机,更需要民众见贤思齐的勇气。若人人自危式的“见陋思齐”依然我行我素,再多的正能量也将无济于事。
□本报评论员 李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