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两套数据打架,必有一个忽悠
中国人“最现实”,不能只赖观念问题□苑广阔 
干部廉洁旅游专线更像招徕公款消费□郑渝川 
2013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人“最现实”,不能只赖观念问题□苑广阔 



  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另一个问题是“我对于成功和赚钱有很大压力”,中国受访者人数同样最多(68%),而全球平均值为46%。调查体现出:“金钱等于成功”中国人同意率最高。
       (12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人为什么成了世界上“最现实”的人?不少人将其归咎于观念问题。但在笔者看来,原因还有如下两个:一是绝大多数国人因为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缺乏信心,所以不得不通过拼命工作,努力打拼,以为自己赢得或者说占有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这样才能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既然要为自己赢得更多的金钱和物质,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事业中,就不得不现实一点。
  第二个原因,就在于我们确实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多元化的成功评判标准、价值判断标准。对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国人来说,如果要把健康、教育、金钱、物质、自然、艺术、家庭生活、公民义务等等放在一起进行排序的话,相信金钱和物质的排位,一定不会太靠后。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此判断中国人都“见钱眼开”“物质至上”,但这也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而要想让“金钱”和“物质”排位靠后,让其他一些因素排位靠前,也许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尤其需要国家和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不管是“最现实”国家还是“最现实”国民,都是“追赶型经济体”在特定阶段的一种常态,无需太过担忧。但是如果这样的特定阶段持续太久,就可能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而如何提高国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增强国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如何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推动国民建立多元化成功评判标准、价值判断标准,都是目前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