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世昌跟他的上百本剪报。 |
|

|
|
17年攒百余本剪报 于世昌老人今年78岁,家住潍城区北宫西街和月河路交叉口的齐家庄小区,是一位有着43年教龄的人民教师。说起与《潍坊晚报》结缘,老人笑着说:“我们家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潍坊人关心潍坊事,当然要看潍坊报,再自然不过了。”于世昌老人说,从晚报创刊之日起,他一直都是晚报的忠实读者,尤其是退休以后,读报剪报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1996年于世昌退休后,就开始了“剪贴”生活,这个习惯雷打不动,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17年,即便是患病住院、旅游、探亲访友,也从没间断过。迄今为止,老人已经有百余本《潍坊晚报》的剪报,摞起来有一米多高。 于老说,他现在要搬家了,什么事交给孩子们都放心,唯独自己的剪报,生怕被儿女弄丢了,所以都是自己一本本往新家运。“我最希望给孩子们留下这些剪报,让他们也读报剪报,把剪报做成全家的事。”于老重情地说。 分门别类仔细研究 “我读报从来不挑肥拣瘦,时政、体育、娱乐、经济,什么内容我都喜欢看。”说起报纸上的内容,于老的兴趣之广、记忆力之好让年轻人都非常佩服。“《潍坊晚报》介绍的内容很多,我按照内容把报纸分成了其人其事及其他、音、体、美与欣赏、健康与保健、热爱乡土四大类。”于老说,他最爱看的是《人文潍坊》,每一期他都仔细收好,然后装订成册。 于老看报纸可不只是娱乐自己,也让老伴看,还给家里人帮了不少忙。有时候孩子们回来问些小问题,于老都会得意地说,“去看看我的剪报,里面都有呢。”尤其是关于潍坊本地的新闻,对儿女们有用的信息,他更是仔细研究。 “就算年轻人有多种现代化途径获取信息,但是咱本地的事,还是《潍坊晚报》刊登得仔细、及时。”于老动情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