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说好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成了空头支票,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钱可以退,可以赔,但蹉跎三年的青春,由谁来退?又怎么赔?校方口中的“监管不力”,到底是过失懈怠,还是有意为之?希望此事能引起校方对招生监管的足够重视,类似的荒唐事别再发生。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年末,正当学生们紧张备战期末考试之际,首都师范大学约70名大三学生却选择了罢课,原因是他们刚获知,即使顺利读完大学,本科学历也会变成成人教育专科学历。对此,校方把矛头指向了中介公司,称系对方虚假宣传所致,并向学生提出退还三年所有费用,同时给予7万元的补偿,但学生必须和校方签署协议,承诺不再因此事向学校提任何诉求。 (本报今日A18版) 从入学时悄悄组织成教专升本考试,到大三时告知学生毕业只能拿到成人教育专科学历,校方一再降格学历标准,让“当初说好的”全日制本科学历彻底成了空头支票。面对学生的罢课抗议,校方“大方”地退还了学生们3年所有费用,外加每人7万元补偿,息事宁人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事已至此,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钱可以退,可以赔,但蹉跎三年的青春,由谁来退?又怎么赔? “本科”已经读了两年多,却突然被告知只能以成教专科学历毕业。可以想象,面对如此落差,学生们错愕之后,定会是满心焦急和绝望。想当年入学时,大家何尝不是为了那一纸“首都师大本科”的文凭。为此,他们可以接受“不能在校内学生公寓住宿”、“不能去图书馆借书”、“不能担任学生会干部”等等不平等的待遇,甚至连毕业学历被降至“成教专升本”后,他们虽万般委屈也仍然选择默认。可眼见校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尔反尔,学生们这样的“爆发”在所难免,但却充满了无力感。 面对社会关注,首都师大出面回应,表示这部分学生就读的“首都师大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不具备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的资格。发生这样的纠纷,完全是中介公司虚假宣传所致,也将依法追究该公司给学校带来的经济、声誉等各方面的损失。总而言之,就是学校也是受害者。而对于己方的责任,仅仅以一句“高美中心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一笔带过。这样的澄清表态,怎么看都像是在转移公众注意力。 有句话叫“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套用在这件事上很是恰当。试想,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校方对此事真就如其所说“一清二白”?对这样漏洞百出的招生行为,学校为何不及时叫停?校方口中的“监管不力”,到底是过失懈怠,还是出于与中介公司的某种默契而有意为之? 其实,在事情东窗事发后,校方“承认录取通知书,但不承认通知书上的学历”的表态,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解释。对于学生而言,如此不负责任的招生,已不仅仅是工作不力,更是误人子弟,所谓的大学精神碎了一地。 因为校方和第三方中介的“剪不断,理还乱”,使得学生无辜成为利益交换下的牺牲品。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本科学历,更有一去不复返的宝贵时间。笔者有个建议:学校不妨按照同阶段的本科生学业标准,组织一次针对性的“认证考试”,按成绩对这些学生进行分流,避免一刀切。 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权宜之计,公众更希望此事能引起校方对招生监管的足够重视,类似的荒唐事别再发生。毕竟,学校选择“私了”可能“不差钱”,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权利将学生的青春拿来“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