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学费可以退赔,学生青春谁埋单
但愿“贩婴案”是医疗行业自我救赎的起点
“三公”消费同比下降未必真的戒奢从简
2013年12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但愿“贩婴案”是医疗行业自我救赎的起点
□新华社记者 陈晨 梁爱平 



  陕西省富平县产科医生贩卖婴儿案30日上午一审开庭。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没有成为2013年的“烂尾新闻”令人欣慰,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显然不会因一年时光走完而终止。
           (本报今日A19版)
  众所周知,由于肩负着特殊的责任与信任,医生、教师等职业的道德操守往往被视作社会道德的“底线”。富平县产科医生张淑侠竟然依仗人们的信任贩卖婴儿,严重抹黑了人们对“白衣天使”的认知。张淑侠应当知道,她挥霍的不仅是个人品行,更有医护人员的职业名誉和形象。
  医生手中有人命关天,医德应当被放在比医术更为重要的地位。富平贩婴案的最大警示意义或许在于,医德的重要性如此迫切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将长期以来医院里屡禁不绝的“红包”“回扣”问题推到了极致。
  富平贩婴案击伤的还有人们对公立医院及其监管部门的信任。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的医德水准、职业操守、技术规范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在这一案件中,涉案医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漏洞显而易见。张淑侠何以在被免职后又被“带病提拔”?本应规范严密的新生儿服务流程为何被人钻了空子?医院的助产士为何可以随意更改孕妇病历?卫生监管部门何以对持续数年的不法行为毫无察觉?
  富平贩婴案还提醒人们,仅凭医院一纸诊断书便自愿放弃亲生骨肉,折射出百姓家庭面对有缺陷新生儿的无奈与苦楚。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或许是避免此类案件的有效之举。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陕西省卫生系统已就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德医风建设存在的漏洞进行全面查找。人们期待,越是受人信任和敬重的职业,越能够时刻高悬自律之剑,守住社会的良知与正义;职能部门的监管、排查不再是一阵风,而是成为切实有效的制度措施并落到实处。人们更期待,富平贩婴案是医疗行业重塑形象的开始,也成为悲剧的结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