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腿部手术本不应弄掉门牙,长春这所医院已因自身原因对病人造成意外伤害,该承担相应责任。研究两颗小小的门牙,难道需要10天的时间吗?因此,在病人看来,这更像是医院的缓兵之计,为隐瞒真相争取时间。
1月7日,19岁的小伙徐闯在长春市一家大医院的骨科给腿部做了手术,术后被推进苏醒室,徐闯的父母被临床医生的一句话惊住了:孩子在麻醉过程中两颗门牙掉了。医生不愿透露具体原因,始终强调他们会在5到10个工作日后给出答复。 (本报今日A22版) 明明是腿部手术,相距甚远的两颗门牙却遭遇不测,看似有些可笑的荒唐之事,竟真实地在医院上演,这不免让人怀疑:手术中的医生有多“坑爹”?而令病人家属更加气愤的是,医院不仅无意说明原因,反而遮遮掩掩甚至若无其事,这份淡定更像是在隐瞒事实。 对于看惯了疑难杂症的医生而言,掉两颗牙齿或许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打击。手术本身必然存在难以预料的风险,出现意外也并非不可理喻,但若是人为失误造成的意外,就不能称之为风险,而是事故。在麻醉手术中,有时需要气管插管,用力不当便可能伤及门牙,也或许为病人翻身时不慎发生磕碰,弄掉了门牙。无论门牙掉落是出于何种原因,医院都有责任查清真相并作出解释。若确定是由医院失误所致,则应主动承担责任。 毋庸置疑,病人及家属有了解其中的原因的知情权,但医院却片面强调5到10个工作日后给出答复。研究两颗小小的门牙,难道需要10天的时间吗?因此,在病人看来,这更像是医院的缓兵之计,为隐瞒真相争取时间。 其实,医院“忽悠”患者的案例并不鲜见。福建泉州一新生儿被保温箱“烤死”事件触目惊心,医院竟称“感染”所致。医院之所以敢于如此大言不惭,在于病人知情权沦为空谈。面对医疗纠纷,病人可与医院协商解决,但欲让医院低头认错,无异于让其自断其臂,况且在不对等的信息面前,被麻醉的病人都不知何时掉了两颗门牙,掌握的证据少得可怜,相反,医院似乎掌握着更多的免责“证据”。因此,在医疗纠纷事件中,患者处于天然的弱者地位,掌握主动权的医院便玩起了“躲猫猫”。 医院不愿正面回应,正是对自身过错心虚的表现,担心因此承担相应责任,以致对医院利益带来伤害。然而,当地监管部门的震慑力又去哪了?在部分地区,监管与医院之间已结“同心”,监管成了医院的保护伞。某地市药监局接到病人举报电话,误把病人当院方,才道出了当地监管部门的心里话:“病人到法院告咱医院肯定告不赢”。监管部门为医院设身处地着想,难怪医院会对监管毫无畏惧可言。 因此,只有让病人有伸冤之处,才能打消医院“躲猫猫”的底气。否则,医疗纠纷面前任由医院自说自话,只会激化本已处于风口浪尖的医患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