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国务院近日对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同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处理结果,认定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对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历时一月有半,公众终于等到了由安监总局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全文和这样一个处理结果。重大事故的追责总是会引发长久的争论,这次可能也不会例外。 近些年来,化工事故接连发生,而究竟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加以防范则似乎言人人殊。包括这次青岛事故在内,几乎所有的化工事故都在警示:在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的今天,科学规划至关重要。但现实却又在告诉公众,GDP诱惑着化工项目大干快上,如何捍卫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也是一个难题。当然解决这难题,只有回到充分尊重民意和严格执行法规的道路上。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提升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说,任何因人祸而致的重大事故,从酝酿到积聚到爆发直至以“教训”而终结,无一例外都是走到了正常人类活动的反面。建设美好的城市,请从尊重人的价值开始。 (1月12日《南方都市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