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专题
 
标题导航
有馋官才有“五星级”食堂
“执罚”不刹车会失去公信力□李云 
老人霸气索座伤了尊老的心□李英锋 
砍项目上项目都需民主决策
2014年01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馋官才有“五星级”食堂



  除了制度上的严控,还必须要让党员干部戒“馋”。这个“馋”可能是一顿饭,也可能是一笔钱、一个项目,戒不掉,就只能催生公款吃喝由明转暗不断变换阵地,腐败的温床也必将死灰复燃。
  “现在公务员在饭店吃得少了,机关食堂吃得多了,可个别机关食堂装修却越来越好,比五星级酒店都要好。”浙江省人大代表、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说,有的机关食堂用的餐具是荷兰青瓷,贵的2000元左右一个。
           (本报今日A15版)
  北京公园里的高档会所关的关,整顿的整顿,为了生存要回归平民化,可谓不易。但现在看来个别机关单位“开窍”要早得多,把食堂建得让五星级酒店的老总自叹不如,这功力可不一般。不进饭店、不出大门没耽误享受,表面上还没违反规定,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玩躲猫猫,也是一种聪明,可惜用歪了。
  据报道,浙江省的“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削减30%;而作为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陈妙林给出的“全国64家酒店的餐饮,平均营业额减少了20%”。这两个数字从正面证实了防止公款吃喝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五星级”食堂又从侧面折射出,其中的水分还是没挤干净。看上去是个别现象,却不能不说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和单位的想法,高档酒店去不了了,就转向农家乐、机关食堂,结果搞得食堂富丽堂皇,还美其名曰“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显然,将公款吃喝刻意往酒店身上靠,是念歪了真经,有为“转战阵地”打掩护之嫌。回顾一下2013年,就会想起不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搞笑案例,有的单位聘请高档饭店厨师坐镇食堂,有的甚至将茅台装进矿泉水瓶子、将红塔山烟盒里塞满熊猫……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上面想禁什么,下面只要想干还是能变通着干什么。
  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办法遏制这些“小聪明”了?当然不是,严控“三公”预算可从源头上预防,执行过程动态审查可实现实时监控。这些制度的保障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党员干部自身要戒“馋”。这个“馋”可能是一顿饭,也可能是一笔钱、一个项目,倘若戒不掉,就只能催生公款吃喝由明转暗不断变换阵地,腐败的温床也必将死灰复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