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聚焦两会
 
标题导航
啥时候了,官本位余孽还有
说说而已
设“训诫中心”实为变相劳教
“纸玫瑰”让爱情充斥着铜臭味
观点PK
丈母娘何时卸下“法海”行头?
人死赃款不息彰显示范效应
激活倒查制度根治带病提拔
银行涉足艺术品或是破产小前奏
2014年0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啥时候了,官本位余孽还有



    □本报评论员 王首荣
  “让领导先……”不仅是赤裸裸的媚权,也再次反映出某些领导乐于享受这种优先权的社会现实。追根溯源还是在于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是“官本位”的,垂直管理、权力集中、监督机构太虚,都是因为权力得不到有力约束和矫正。
  2月12日上午,位于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的中华曲艺展览馆开馆仪式结束后,有关领导和少数群众进入参观游览,关闭大门后,引发了现场群众的强烈不满。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说让群众下午3时再来参观,展览馆建在这里又搬不走。群众却不买账,一是到下午3时还有几个小时,二是到那时领导走了,展览馆内现场表演的艺人恐怕也没有了。
       (本报今日A14版)
  “让领导先……”这样的话语在很多场合都能听到,“让领导先参观”、“让领导先就座”、“让领导先品尝”……事实上,在某些人的为官之道中就有这样一条:只要有领导在,领导就有绝对的优先权。这不仅是赤裸裸的媚权,也再次反映出某些领导乐于享受这种优先权的社会现实。
  在中国古代,当官可以庇荫子孙、光宗耀祖;在现代,当官除了在社会地位上有优势,有“官”就有利,可以以“官”谋利,也是部分官员官本位意识浓厚的重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官员在人脉、权利上的优势,普通民众在痛恨其高高在上的傲慢的同时,又同样有被人仰视的期待,这也造就了官本位的根深蒂固。
  回到事件本身,领导参观,群众被拒之门外,馆方惟上是从、以是否为官来分配资源的奴才嘴脸暴露无遗。“有关领导”这个群体很要命,其实不外乎是展览馆的各级领导,也自然是能影响和掌控展览馆利益的人。为了讨好上级,不让闲杂人等打扰领导欣赏艺术,馆方也算下足功夫,一方面要保证领导的雅兴,得让群众靠边站,另一方面还要摆出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样子,这要没个群众与领导同行,如何体现“有关领导”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所以,“有关领导和少部分群众”优先参观游览变成了两全其美之策。只是如此善解人意的馆方,只迎合了领导,全然忽略了群众对艺术的热情和欣赏权。
  如此说来,似乎错在馆方,但事实上,馆方不过是个代言人,办事办到了“有关领导”的心坎里,“有关领导”高人一等、权力至上的思想才是罪魁祸首。从前也有过类似的事件发生,追根溯源还是在于现行干部管理体制是“官本位”的,垂直管理、权力集中、监督机构太虚,都是权力得不到有力约束和矫正的体制缺陷。十八大以来,一道道禁令在努力补齐制度短板,从细处落实“管权力的笼子”,党风建设也明确让领导干部自觉放下架子,通过更多的渠道和平台走进群众,切身感受群众诉求,这无疑不是对官本位的一种破解。然而,揽权容易放权难,在“笼子”建牢之前,总会有人变相敷衍,这边放下了架子,那边又拉起了绳子。
  事实上,“让领导先……”也不是没有风险。20年前,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除了323个生命逝去带给人至今难忘的苦痛,还有那句让人记忆犹新的“让领导先走”,从大火中全身而退的领导也无一幸免地受到了法律党纪的处罚。“让领导先看”,俨然就是“让领导先走”的翻版,都是官本位惹得祸,唯一不同的是,那是生命权的剥夺,而这里是公共资源的侵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