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示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草案)的征求意见稿。草案规定,乘客在轨道交通电梯、通道和车厢内饮食最高可罚500元。 乍一看,北京地铁终于和大都市的定位接轨了。新加坡等的城市早已“禁食”;看国内,上海、武汉这样的城市也实行了“禁食”。别人能做到,北京为什么做不到?这是城市的体面。但仔细一想,“禁食”也不容易。至少要分两步走。一是要搞清楚该不该“禁食”,二是要弄明白怎么“禁食”。 支持的,认为在地铁里吃东西,气味难闻,和城市形象不符。反对者则认为,在地铁里吃东西可以节约时间。这个矛盾首先要求法制办把思路讲清楚,为什么要“禁食”?出台这条法规是出于什么考虑?说清了才可以服众。 怎么“禁食”也有学问。早高峰那么拥挤,工作人员都忙着疏导人群,谁去制止和罚款?这事还得站外解决,举着包子油条的,一定要拦在站外,不给违法的机会。 所以,“地铁禁食”不是发了条文就能一步到位的,还要分两步甚至多步走,让法规落实、文明到位。 (2月19日《法制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