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走时,哈尼族少年与爱心家园托养中心张黎明院长依依不舍。 |
|

|
|
打工被骗后四处流浪,多方伸援手送他回家 本想外出打工挣钱,结果被骗无法回家。3月1日上午,15岁的哈尼族少年在安丘、潍坊两级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踏上了回家的路。
少年外出打工 被骗无法回家 1月11日,安丘市救助站接收了一名未成年流浪少年,少年是由一位好心人在路边发现,并送到救助站来的。该少年自称名叫吴斗高,哈尼族人,今年15岁,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洛恩乡拉博村。安丘市救助站当天就把吴斗高安置在爱心家园托养中心。 吴斗高说,2013年10月,有人去他们村里招工,许诺工作不累,包吃包住,而且工资还很高,于是他就离家出来打工挣钱。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根本不是招工人员当初说的那么回事,管住不管吃,工作累不说,还只干活不发钱,每月最多发一两百元生活费。感觉受骗的他就找机会偷偷跑了出来,但因为身上没钱,只能四处流浪。天那么冷也吃不到一顿热乎饭,睡也只能睡在马路边。吴斗高后来被好心人发现送到了安丘市救助站。 无奈语言不通 增加寻家难度 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少年是哈尼族的,沟通起来有些困难。经过工作人员的多方查询,终于联系到了孩子的母亲。但由于语言不通,所以没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于是安丘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网上求助,查询是否有懂哈尼族语言的人。 很快一名网友回应说,他的一个同学是在当地服役的边防武警战士,可能会与当地人沟通。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这名武警战士,想让他联系吴斗高的母亲。但是这名武警战士也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而吴斗高的妈妈也没找到会说普通话的人。 于是,安丘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又向昆明市救助站发出协查函,请他们协助调查吴斗高的家庭和亲人信息。昆明救助站经过调查,确认有此少年信息。几经周折,安丘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与红河县救助站取得了联系。 终于踏上回家路 哈尼族少年感恩 1月11日以来,吴斗高在安丘爱心家园生活了近两个月。得知马上就可以坐上回家的火车时,吴斗高显得非常高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吴斗高说:“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吃了很多苦,非常想家。父亲去年病逝了,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非常想念他们。” 但随着离开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吴斗高却有些依依不舍了。他说:“在爱心家园生活的这些日子,工作人员对我都非常关心照顾,在这里的生活非常好,早饭吃包子、油条、油饼等,每天中午都有两个菜,鱼跟肉经常吃到,晚上还有水果吃。非常感谢安丘市救助站和爱心家园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这些好心人。” 2月28日下午,安丘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把吴斗高送往潍坊市救助站。在潍坊休息一晚后,3月1日上午,吴斗高踏上了开往昆明的火车。 实习生 王鹏程 本报通讯员 张桂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