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201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诸城市密州街道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林秀梅。 |
|

|
|
她,30年如一日耕耘在计划生育国策一线,使拥有18万多已婚育龄妇女的街道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连续2年在潍坊市镇街考核大排序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她,带领15个社区、119个网格计生主任探索创新网格化管理、“二十四字新机制”方针、群众计划生育自治管理等,迎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现场会等多个省级以上现场会在街道召开。 她就是诸城市密州街道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统计员林秀梅。 全市第一位“未婚女计生专干” 1984年7月,刚从学校毕业的林秀梅就踏上了计生专干的工作岗位。在那个年代,这个选择对一个未婚的小姑娘的确不同寻常。家人劝她:“一个没结婚的小姑娘干这活,小心嫁不出去。”没结婚入户做工作被责骂到哭她也想放弃过。但最终她用执着和热情坚持了下来,成为石河头乡乃至全市闻名的未婚女计生专员…… 1996年,全市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她坚持从零学起计算机,白天入户采集、核查信息,晚上摸索着微机录入。3万多育龄妇女信息的采集、录入,她以低于1%的差错率成为全市推广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典范。而记起一次加班,她现在仍心有余悸。一天晚上丈夫急警出勤,她把儿子安抚睡后悄悄到办公室加班赶着录信息,当她整完材料发现天快亮了,跑回家发现灯亮着,邻居家大姐在客厅陪着孩子在玩。邻居大姐怜爱地说:“我听到孩子不停地在楼道哭,这么小的孩子醒了自己在家吓着了。”
创新工作书写新篇章 1998年,她敏锐地抓住国家计生委提出的“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人口计生服务新理念,先试先行,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成功为全省、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会议提供了现场。 随着城区住宅小区增多,无业和自由职业者大量增加、流动人口激增等情况出现,承担大部分城区计生管理工作的密州街道压力激增。她积极参谋、建议、探索,成功探索了城区计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商业网点,打破原来管理体制,重新切区划片,绘制户况图,建立网格,界定范围,明确归属,使社区内每名已婚育龄妇女都纳入管理。建立了整套城区计生管理制度,初步建成城区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成功迎接了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现场会、全省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潍坊市人口计生工作现场会、诸城市居民自治工作现场会等。 她还在美国适宜卫生组织“男性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山东省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现场会、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验收等大型活动中提供一流现场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业务指导作用,成为同行业标兵。
心系群众赢取正能量 别人的周末、节假日,对她来说却很难享受到。因为每到节假日,很多在企业、短途外地打工的群众会利用休息日前来办理各种计生证件,她就是用这份默默付出书写着一个基层计生干部的责任与情怀。“谁都不容易,我们尽最大努力给群众一个满意的服务,争取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计划生育工作。”这是她很朴实却常说的话。最多的时候,她一天接待过100多人的咨询、办证,嗓子常会哑好象成了她的职业病。 30年基层计生工作的摸爬滚打,让她深知基层群众的疾苦。她主动与辖区内一困难计生家庭学生结对帮扶,还发动姐姐、姐夫也参与进来进行帮扶。定期和家人一起去看她,给她送钱送物,和她谈心,把孩子接到家里包水饺吃,和儿子一起玩。她还积极发动周围的群众报名参与当志愿者,姐姐也跟她一样与一名困难计生家庭学生结对帮扶。 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省级优秀调查员、潍坊市“先进工作者”、诸城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林秀梅的默默奉献和无言付出。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责任的魅力,绽放着夺目的光彩。 本报通讯员 王炳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