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昌邑市围子街道李家村计生主任李建华。 |
|

|
|
一个1500多人的村子,20多年无违法生育,年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人口计生工作缘何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良由衷自豪:关键是有一位从事计生工作30多年的优秀计生主任——李建华。 为工作,她跑前忙后 今年60岁的李建华是昌邑市围子街道李家村计生主任,她19岁高中毕业就来到村妇代会从事妇女工作,经历了计划生育初始的艰难时期。 1982年秋天,正是育龄群众集中节育手术时期,村里有个生育两个女儿的妇女就是不响应,并扬言不生男孩决不罢休。李建华上门做工作被骂了出来,不服输的她就天天上门,一连十几天,这位论辈分李建华应该叫婶子的育龄妇女再也不好意思了,终于做了节育手术。就这样,几个月的时间,李建华协助村两委硬是让全村100多名育龄妇女做了节育手术。李建华的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赢得了街道和村里的赏识。1985年老主任离职,她被任命为计生主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把村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她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她挨家挨户做动员,看脸子、挨骂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些,一向执着的李建华没有退缩:“再难的工作也要有人做,为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我认了!” 送服务,她走街串巷 上任不久,她就争取资金加强了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的建设,利用标语、漫画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宣传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她还积极组织宣讲队、宣传队。宣讲队以孩子少、生活好和子女多、家庭累的正反两方面典型现身说法;宣传队自编自演一些计生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效推动了群众人口意识、人均观念的树立,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思想逐步得到确立,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李建华与时俱进,变空口说教为教育与利导相结合,变行政手段为送知识、送服务相结合。2010年夏天,村里一育龄妇女在街道组织的健康查体中查出子宫肌瘤,需手术治疗。那时正是麦收后的夏忙季节,棉花需要打药,玉米需要疏苗,花生还要施肥,按说李建华实在离不开,然而,为了育龄群众的身体健康,她还是放弃了自家的农活,陪同该育龄妇女到市计生站施行了手术。 为了让育龄群众满意,李建华经常走街串巷深入群众了解需求,遇到谁家有事情二话不说就帮着干。2013年秋天,李建华到刚出月子不久的小张家送药具,正赶上她家脱粒玉米,她嘱咐小张看好孩子,自己替下她干了起来。 李建华时时刻刻把育龄妇女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急她们之所急,帮她们之所需,热情相待,以心换心。谁家结婚了,她上门道喜,送上《计划生育宣传手册》;谁家媳妇生小孩,她上门祝贺,带去育儿知识明白纸;谁家落实节育手续,她上门随访,送上营养品和亲切问候。村里一个育龄妇女生小孩,丈夫在外打工赶不回来,年迈的公婆照顾不了她,李建华就带上营养品去医院照顾她,一直到出院。全村育龄群众的大事小事、喜怒哀乐,都牵挂着李建华的心。
评先进,她不断学习 近年来,村里在外上班打工的多,育龄妇女查体时,每次广播通知,总有一些育龄群众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她便利用清晨傍晚,趁育龄群众在家的时候,挨家挨户去下通知,直到全部育龄群众都参加检查为止。这样一天下来,她的腿常常跟灌了铅似的,拖都拖不动,但她从不抱怨。 在她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她只要一有时间坐下来就不断学习。她还参加了妇联、计生办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参加了专业院校组织的中专学历教育,使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更好服务育龄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建华凭着诚心和热心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支持。全村已20多年无违法生育,有4对夫妇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终生只要一个女孩。她本人年年被街道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本报通讯员 孙克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