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俊国
“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啥都能治”、“还能降血脂抗癌”……最近浙江慈溪出现了被声称“能治百病”的“神桶”,这桶用来发酵,喝了发酵过后的溶液,病就不见了。只是这个桶价格着实有些高,9升的卖550元。实际上,这不过是产自日本的垃圾桶。 (本报今日A15版) “神桶”横行,恐怕与一些人医学知识欠缺有很大关系。在现实中,这些人既有普通民众,又有身份地位相当高的成功人士,他们宁可相信离谱的食疗与保健手段,而不去相信医学的价值和医生的建议,对包治百病的产品和宣传深信不疑、趋之若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追捧,“神医”、“神药”、“神桶”之类的怪胎才会大行其道。 一个个所谓的“神桶”流入市场、为害百姓,人们不禁要问:监管都去哪儿了?不客气地讲,目前市场的很多领域,监管部门要么采取“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要么热衷于事后行动,在问题出现后才大张旗鼓地搞“运动式执法”,历数近年来的“神医”、“神药”事件,无不如此。可以这么说,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了监管缺失、打击不力,在无形中助长了不良现象的泛滥。 因此,面对“神桶”横行,急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搞好科普宣传,发出权威声音,教育和引导民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让“神桶”没有市场,切断不法商人的利益链条。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和追责力度,对那些欺骗公众的产品经销商进行严惩,绝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类似于“神桶”的各种“神奇”泛滥,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