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则出自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的爆料,这几天引来热烈围观,说的是高校学生把脏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洗,再通过快递把洗干净的衣服寄回来,已经成为快递公司的一种新业务。 乍听到这一消息,有网民说:“这也太懒了吧!”也有人骂得更尖锐,用上了“耻辱”“功利教育惹的祸”“只有‘90后’才做得出这种事”等词句。 单说把一个无法具体考证的甚至是在事实真相上贴有“马赛克”的极端例子,放大成一个群体现象,并给予价值评判和鞭挞,就是不审慎、不严肃的。当前有一个倾向值得关注,那就是舆论在针对某些出自年轻人的负面事件时,总爱贴标签式地归于“80后”、“90后”乃至“00后”。 “快递脏衣服”的个案,其实并不能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能雄辩证明“一屋不扫”的当代年轻人“何以扫天下”。人们匆忙地、不公正地,甚至鲁莽地作出价值评判,给社会带来的也只会是负能量。 (3月13日《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