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支支招比发布预警更重要
“机关食堂热”是优质资源饥渴症
检讨“盗版讲稿”岂能太敷衍
奶牛被打药催奶监管也病得不轻
2014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支招比发布预警更重要



    □本报评论员 李帆
  学生冒“霾”活动不能只责怪学校的掉以轻心,预警机制的不健全更是难辞其咎。黄色、红色等预警信息成了“无字天书”,指导作用让人实在不敢恭维,怎能博得民众的眷顾?即便民众对预警信息分类略知一二,但在预警面前该何去何从,仍然是一团迷雾。

  26日下午,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315,属于严重污染。北京市气象部门也发布空气质量预警,预警级别为黄色。中国环境监测站发布信息提醒儿童、老人及心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群应停留在室内。然而,北京的一些小学生还在进行户外活动,一所小学的操场上,几十名孩子正在操场上排练队形,大概是为某项活动做准备。
        (3月27日新华社)
  如今,雾霾已成为危害民众健康的心腹大患。眼见小学生们呼吸着浓浓的雾霾进行户外活动,怎能不让人心生忧虑?瞬时间,舆论指责的矛头纷纷指向了学校,责怪他们把预警信息当成了耳旁风。然而,在让人雾里看花的预警信息面前,又怎能获得明明白白的行动指南?
  “黄色”不过是空气重污染三级预警,相比最严重的一级红色预警而言,还能算上个“好天气”。根据北京相关规定,只有出现红色预警时,中小学才会停课,停止露天体育比赛活动,而对于学校是否停止户外活动,并无硬性规定。在此语境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建议儿童停留在室内,就显得难以服众。
  其实,对于雾霾预警信息,人们并不陌生,从雾霾预警到暴雨预警,再到高温、寒潮等预警,都时常响于耳畔,但若被问及黄色预警究竟意味着什么,相信不少民众会无言以对。
  民众毕竟不是气象专家,欲让民众对预警信息了如指掌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此,黄色、红色等预警信息成了“无字天书”,指导作用让人实在不敢恭维,怎能博得民众的眷顾?不明真相的民众在预警状态下继续工作、学习等,忙得不亦乐乎,对即将来临的“狼”毫无戒备之心。
  退一步讲,即便民众对预警信息分类略知一二,但在预警面前该何去何从,仍然是一团迷雾。目前的预警信息只是通知民众“狼来了”,至于“狼”有多大的杀伤力、怎样躲避“狼”的攻击,民众只能自己琢磨了。
  未详细明确不同等级信号下政府各部门和民众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致使他们采取预防行动时无所适从,预警的意义荡然无存。预警机制缺乏制度性的规定和约束,政府部门和民众只能摸索着前进、自己看着办了。
  由此可见,学生冒“霾”活动不能只责怪学校的掉以轻心,预警机制的不健全更是难辞其咎。若预警信息只有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民众就只能在灾害来临前走一步看一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