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潍坊新闻·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
首笔生态补偿资金我市拿到443万
乡村文明行动村庄变小花园
2014年04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文明行动村庄变小花园



  4月15日,记者在“全市乡村文明行动暨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了解到,从2011年全省组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来,目前我市有3个镇被确定为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69个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绿化示范镇达到85个,绿化示范村达到5561个。

村里环境变好
  4月15日,记者来到昌邑市柳疃镇长胡同村看到,干净整洁的村路上,醒目的文明标语,粉刷一新的村居,道路两侧新栽的杨柳随风起舞,粉色的樱花给村庄增添了几分娇色。
  长胡同村村民张先生说:“以前这街上随处可见土堆、粪堆、柴草,环境脏乱不堪,如今的环境多好。”
  据了解,昌邑市打造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昌邑模式”。在农村环卫托管率已经达到100%的基础上,彻底清理“三大堆”,集中拆除违建建筑,大力推行全域净化,实现了“村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园中”。
实施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是昌邑市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一大着力点,深入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城乡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目前,昌邑市共创建省级旅游强镇4个,旅游特色村2个,发展文化特色村50个,文化专业户3000多户。
  在昌邑市柳疃镇长胡同村整洁的街道旁,一面500米长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墙上写着“爱心是生活明媚的阳光,文明是人生温馨的春风”的字样。
  据了解,昌邑市实施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目前,该市共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800处,建成道德讲堂、文明村民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等200多处、开展道德教育活动500多场次、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5人被评为“山东好人”、44人被评为“潍坊好人”,年内该市将实现“四德工程”全覆盖。   本报记者 李楠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