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封二 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19版
潍坊新闻·热线

第02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孙子发飙,祖孙俩究竟谁有病
“门户”不是婚姻幸福号码牌 
对“门当户对”应有现代化解读 
错拘男子31天给个解释有多难
仅指望媒体曝光能治多少“官赖” 
“最牛通知”缺的不只是日期□苑广阔 
2014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子发飙,祖孙俩究竟谁有病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正如奶奶所言,孩子的暴打行为是其平时在家中比较受宠所致,可见,孙子打奶奶其实是一种“宠害”。奶奶今天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打不还手,其实就是错失了教育良机,更像是在把他推向不堪设想的可忧未来。
  网上一段视频显示,5月17日晚,在江苏南京地铁二号线车上,一名老人带着刚刚放学的小孙子乘车回家,小孙子在车厢内突然发起飙来,对着奶奶大打出手。据目击者称,小男孩咬牙切齿地不停咒骂着奶奶“你有病”,用手中的不锈钢保温杯,不停地砸向奶奶的肩膀和胸口,之后竟然甩手给了奶奶一个耳光,随后拳脚相向,猛烈地踢踹奶奶的腿和肚子。据奶奶说,小孙子平时在家里比较受宠,当天可能是她说了几句他不爱听的话,就凶成了这样。      (本报今日A21版)
  奶奶的躲闪与忍让,与孙子又打又骂的凶狠样子,形成了一种令人无比痛心的巨大反差。视频在网络公开后,立即成为热门话题,大部分网友的矛头指向了孙子的没教养,对奶奶投来了怜悯的目光。
  无独有偶,云南昆明的一名尹奶奶也曾被12岁的孙子一拳打在了太阳穴,看着平时百般疼爱的孙子,尹奶奶泪流不止。面对一起起孙子打奶奶事件,我们是否该反思:家人的爱缘何换回的是拳脚相向?
  正如奶奶所言,是孙子平时在家中比较受宠所致,可见,孙子打奶奶其实是一种“宠害”,对于孙子的没教养,家人的纵容娇惯无疑是主因。在孩子被奉为“掌上明珠”的当下,部分家长唯孩子“马首是瞻”,他们的“特权”也越来越大,当这种偏执的溺爱走进“恶性循环”的怪圈,孙子对奶奶的拳打脚踢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表面上看,奶奶成了“宠害”的直接受害者。被宝贝孙子施以暴力,她承受的不仅是皮肉之苦,相较之下,内心的酸楚恐怕更令人刻骨铭心,尹奶奶流下的泪水足以成为佐证。
  但在笔者看来,孩子才是最大受害者。当下,孩子能“凶狠”地暴打奶奶,将来步入社会,受了更大委屈或打击,谁能来为他的冲动表现提供“护短”温床?当宽容变成了溺爱,今天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打不还手,其实就是错失了教育良机,更像是在把他推向不堪设想的可忧未来,如此“爱子”、“爱孙”之情实为带“病”的爱。
  或许,如同视频中骄横的孩子只是个例,是个别孩子教育出问题的反映,但患有“公主病”、“少爷病”的孩子却不在少数,而这些都如出一辙地出于家人溺爱之手,也是一些家庭教育“失败”的折射。
  奶奶被孙子殴打,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位天天接送孩子的奶奶也应反思自己教育孩子上的不足,否则,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的宝贝孙子。而网友也不该一味对这名孩子恶语相向,反思“宠害”之祸才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的焦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