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同学们加油!
 
标题导航
残疾证沦为交易工具的症结何在
别对“权力赞助”的贪官发慈悲
盲人参加高考只关权益保障
老师想打就打底气从何而来
2014年06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残疾证沦为交易工具的症结何在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作为残保金的直接受益人,残疾人怎沦为企业逃避残保金的“帮凶”?在残保金长期闲置或被滥用的猜想下,部分残疾人与其指望残保金为自己的生计托底,不如接受企业的小恩小惠。因此,残疾人挂证领工资背后是残保金变成有名无实的海市蜃楼之困。
  “本人有视力四级残疾证,求可靠单位挂靠,薪金可议,可以帮公司免残保金。”近日,一些招聘网站上登出不少出租残疾证的信息。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残疾人即便不到企业上班,只需将残疾证“挂靠”企业,采取假工作的方式,就可以获得一定收入以及社保。企业为了躲避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节省开支,也采取“假用工”的方式来招收残疾人。
        (本报今日A29版)
  出租残疾证挂靠企业就可不劳而获,获得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在部分残疾人看来,这可谓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因此便有人主动投怀送抱,出现了招聘网站上的“求挂靠”信息。
  从表面来看,挂证是一场企业与残疾人之间的“双赢”合作。对于残疾人而言,只要贡献出被遗忘在箱底的残疾证,不必付出辛苦的劳动,便可发一笔意外之财,何乐而不为呢?而作为企业,租用几个残疾证后,便提高了残疾人就业比例的账面数字,而按照规定,达不到残疾人就业比例的企业须缴纳残保金,而在“注水”的数据下,企业轻而易举地躲避了处罚,省了不少“额外”支出。如此一来,企业与残疾人走上了携手发家致富的道路。
  然而,这种钻了政策空子的合作其实并没有这么美好,受益的只有企业,残疾人的利益在稳定收入的“糖衣炮弹”轰炸下,不知不觉地“沦陷”。
  一者,残保金制度设计的本义是倒逼企业承担残疾人就业的社会责任,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企业宁肯支付不劳而获的残疾人一些“冤枉钱”,也不愿给他们一份工作,就业歧视程度之深可见一斑。而且租证就能躲避处罚,残保金的“强制力”变得松松垮垮,更多的残疾人只能望“活”兴叹。
  再者,征收企业的残保金用于扶助和保障残疾人,残保金减少,对残疾人的扶助力度自然因此减弱。
  让人不解的是,作为残保金的直接受益人,残疾人怎沦为企业逃避残保金的“帮凶”?日前,深圳残保金去向成谜,北京一名残疾人要求公开数十亿残保金使用情况,又遭拒绝,残保金究竟去哪了?若相关部门真正将其用于帮扶和支持残疾人身上,恐怕也就无需遮遮掩掩了。残疾人得不到实惠,残保金就像是一项“乱收费”,只是惠及了“收费人”而已。在残保金长期闲置或被滥用的猜想下,部分残疾人才会视之为“粪土”,与其指望残保金为自己的生计托底,不如接受企业的小恩小惠,至少短期内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可见,这是他们衡量利益得失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因此,残疾人挂证领工资背后是残保金变成有名无实的海市蜃楼之困,若其仍然在可望不可及的现状中沉睡,残疾人的就业权益只能靠在偷偷摸摸的租证中捞回一点“补偿”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