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垃圾分类“卡壳”别只拿百姓说事
助学行动,何妨一视同仁?
别让培训中心成腐败的“后花园”
2014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学行动,何妨一视同仁?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二本以上的贫困生或许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将有限的救助资金用在二本以上的贫困生身上,可放大“投资回报比”。但助学金承载的是社会对贫困生的爱心,若连爱心都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助学岂不是也会变了味?爱心面前本也不该把贫困生分为三六九等,“圆梦”救助不能厚此薄彼。
  又是一个金榜题名的季节,又有一批学子即将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又有一些家庭在为昂贵的学费发愁……6月24日,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大型“圆梦大学与爱行”活动,帮助贫困大学新生顺利进入大学。凡高考分数线在二本以上的贫困学子,均可到各县区团委申请圆梦资金。
    (6月25日《新消息报》)
  对于刚刚拿到高考成绩单的贫困生而言,在为即将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欣喜的同时,高额的学费无疑是他们难以忽视的痛楚。值此之际,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大型“圆梦大学与爱行”活动,可谓雪中送炭,我们该为之拍手叫好。
  然而,让人感到惋惜的是,不是每名贫困学子都能“圆梦”,只有高考成绩达到二本线的学生才能“与爱行”,成绩不达标的贫困生尝不到这份爱的滋味。笔者不禁想问:难道专科贫困生的上学梦就可以置若罔闻了吗?
  类似的救助政策并不鲜见,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救助金要比普通高校的多一点,本科的“待遇”也总是高于专科的,地方政府似乎总想通过这种“杠杆”手段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以资鼓励,但他们混淆了奖学金与助学金的概念。
  与奖学金不同,助学金是对困难学生和家庭的扶持,承载的是社会对贫困生的爱心,而非考上二本的“厚望”。因此,“圆梦大学与爱行”活动不应过分看重成绩,更不该以高考成绩抹杀专科生的圆梦机会。
  或许在当地政府看来,二本以上的贫困生在毕业后会更有“出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将有限的救助资金用在二本以上贫困生身上,可以放大“投资回报比”,这正是当地政府以成绩“论救助”的初衷,但助学金的本意就是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具有普惠性,过度注重“投资回报比”,流露出的其实是一种“功利”心态。
  若连爱心都染上了“功利”的色彩,助学的爱心岂不是也会变了味?这样的助学暖了受助者的心,却也凉了专科贫困生的心,一件民生好事被抹上了“歧视”的毒害。
  在笔者看来,只救助二本以上贫困生或能创造更多社会价值,但资金花在专科生也绝非糟蹋钱,况且,爱心面前本也不该把贫困生分为三六九等,“圆梦”救助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圆梦大学与爱行”活动,还是少点成绩限制的好,与其唯“分”马首是瞻,不如按家庭困难程度决定救助对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