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放弃加分”就天下太平了吗
“不公布成绩”是理性选择
他俩的高考成绩已非隐私□刘昌海 
“打虎”别忘拍“蚊子”
要想取消漫游费打破垄断是根本
救护车里有院长就能见死不救?
2014年07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弃加分”就天下太平了吗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当初认定加分资格时就不明不白,如今要取消了却还是稀里糊涂,这如何让人信服?又有什么理由让公众也“配合”着去得过且过?面对这起“喊打”声中逆势曝出的涉嫌造假丑闻,有关部门有必要慎重思考此类加分政策的存在价值,如果总是无法保证必要的公平公正,还不如干脆取消。
  辽宁本溪高考体优生加分疑似违规事件有了新进展。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体育局和辽宁省监察厅7月2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获得加分资格的体优生自证真伪。最终,本溪市原有的168名加分考生中,有74人主动放弃加分。其中备受瞩目的本溪市高级中学原有的87名加分体优生中,58人选择了放弃加分资格。       (本报今日A13版)
  辽宁省有关部门前脚刚祭出自证真伪的“高招”,相当一部分获得加分资格的体优生们后脚便痛快地“不打自招”了,显得很是配合,“去伪存真”的效果看起来也确实不错。但这也仅仅只是看起来而已,实际上却根本经不起推敲。不说别的,当初认定加分资格的时候就不明不白,如今要取消了却还是稀里糊涂,这如何让人信服?又有什么理由让公众也“配合”着去得过且过?
  对于有关部门“自证真伪”的处理方式,不可否认其或许有“人性化”的道德层面考量,但其给公众留下的却是淡化处理和逃避责任的印象,而这也从相关部门的回应中得到一些佐证。辽宁省体育局方面就表示“人手不够”、“审核很不容易”,言下之意,只要考生有“达标”的成绩或证书,审核环节就是一路绿灯。再看教育部门的表态,“证书由体育部门颁发,是否存在造假行为,我们不了解”,意思很明显,人家就是个“局外人”,体优生加分出了问题与其无关。
  如此像筛子一般漏洞百出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水平,一所学校涌现出87名加分体优生的怪状,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么看来,联合发文要求考生“自证真伪”,似乎也成了上述部门唯一可行的整改措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其实,还原真相并不难,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想搞清楚到底有没有加分资格,大可以特事特办求助“外援”,组织认证力量为这些考生进行集中测试。这样,通过把问题明着解决,还真正合格的体优生和其他普通考生一个公道,给社会一个说法,岂不圆满?
  如今,面对近半体优生“主动放弃”加分的结果,公众表现出了更大的怀疑:放弃加分了,就等于找到台阶下了?这样就能既往不咎、全身而退了?这样的发问,并不是一种“放弃也不是,不放弃也不是”的刁难,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为了公平。毕竟,无论是加分还是放弃加分,都必须有必要的程序正义,更应该有一个真相。
  面对愈发蔓延的质疑声浪,有关方面尤其是司法机关,应尽快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合理交待。同时,更应该反思,在国家已经集中清理高考加分之后,还会曝出这等涉嫌造假的丑闻,有必要慎重思考这一政策的存在价值,如果总是无法保证必要的公平公正,其实还不如取消。
  从根本上讲,无论是哪类“加分”,要想加得明白、加得公平,还须打破当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以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考生选择权为基础,架构起多元的评价体系。当加分不再是一座“独木桥”了,自然也就会走得顺畅许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