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教育部门专门为“夺刀少年”安排了考试,那么成绩就应该成为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否则考试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不管这两个少年“花落谁家”,相关高校都应该告诉公众,他们的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招生标准。否则,就不应该录取。 每个善良的人都希望,“夺刀少年”不能因为见义勇为而失去高考和升学的机会,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的时候,每一个理智的人也都明白,他们上的大学应该与他们的能力相称。作为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夺刀少年”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一次“前无古人”的补考已经是这个社会对他们见义勇为的最大回报,这种回报不应该再上升为一种特权,成为能够藐视整个高考制度和社会公平的资本。 在所有人都头脑发热的时候,应该有人站出来对那些伸出橄榄枝的高校打一针清醒剂:且莫“捧杀”孩子,让好心办了坏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