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本着便民的原则,政府设立免费直饮水点的初衷是“救急”,而非“救穷”,它真正应该扮演的角色是“雪中送炭”。以“抢水”为代表的这种见好就往自个儿怀里划拉的“谋私惯性”,是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最大的障碍。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恪守一份自觉:围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个原点,谁都不能跑偏。 炎炎夏日里,为方便市民和环卫工人等户外饮水,我市高新区新设了两处免费直饮水点。7月5日,记者在现场却发现,有的市民竟然带着多个大水桶在此接水,带回家作为生活用水使用。此外,还有人在此洗手,严重妨碍了其他市民正常的接水饮用。对此,虽然高新区城建局工作人员屡次出面规劝,但情况并未改观。 (本报今日A8版) 持续高温的天气,让饱受烈日“烤”验的市民直呼受不了,对于口干舌燥的行人来说,能及时补充上一杯清凉的水,那简直比蜜还要甜。此时,高新区有关部门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在两处人流密集区域设立免费直饮水点,自然是赢得叫好声一片。但掌声未落,小部分人霸占出水口、接水洗手等等自私之举,却又让人像吃了苍蝇一般别扭,既气愤,又着急。 作为一处便民设施,政府设立免费直饮水点的初衷是“救急”,而非“救穷”,它真正应该扮演的角色是“雪中送炭”,服务对象应该是确实口渴的路人。只有这些因素一一对应了,其服务的善意和设备的功能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也才会真正有助于“热天户外饮水难”这一民生细节问题的解决。但反观那些不自觉、不文明的“抢水”行为,却将这些“理想状态”轻易地给破坏了。 好家伙,动辄拿出大水桶,一接就是十几甚至几十分钟,俨然把取水口当成了自家的“水龙头”,全然不顾别人焦急的等待。笔者忍不住要问了:您是不热不渴了,就不会想想别人嗓子正冒着火呢?再说了,难道府上真就缺这桶水?以前没有饮水点的时候,还耽误您喝水了?还有那些接水洗手的,难道就没有意识到:手是干净了,但洗下来的脏东西,岂不是贴到了脸上、流进了心里? 说白了,谁都知道免费直饮水点是“大家的”,但在抢水者的“抢水逻辑”中,既然是免费的,那接几桶带走又有什么不对?一句话——占便宜没够。在其看来,这几桶水虽然不值几个钱,也喝不上几天,但因为是“公共的”、“免费的”,要不尽可能多地占点,那可就“吃大亏”了。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利用单位或居住小区的公共水龙头洗私家车,在公共空间私搭乱建等等,莫不如此。这种见好就往自个儿怀里划拉的“谋私惯性”,显然是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最大的障碍。 在抢水者乐此不疲地“压榨”下,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已是几番损坏。在此,笔者奉劝各位:且请手下留情,要是饮水机彻底“罢工”了,那即便再口渴,也喝不上这“便民水”了。要知道,在任何以公共为名的原则和前提下,任何人都没有圈占谋私的权利。在免费直饮水点这件事上,每一位市民都有义务恪守一份自觉:围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个原点,谁都不能跑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