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潍坊新闻·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荔枝价低量足,市民饱口福
信息化“大篷车”来潍坊了
2014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化“大篷车”来潍坊了
和4G心互联,大篷车里体验最炫的信息化应用



  “太方便了,有了移动手机一卡通,以后门禁卡、考勤卡、就餐卡统统都用不着了,更为神奇的是,除了用传统的一卡通卡片刷卡外,还可以刷手机。”7月7日上午,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的办公楼前,一辆造型别致的白色的信息化“大篷车”内,几位市民在观看和体验移动4G政企信息化应用。原来,随着山东移动宣布4G在全省范围内的正式商用,为全省广大客户带来了全新的网络体验的同时,潍坊移动的视频会议、移动执法、公安单兵设备、移动定损、移动护士站、移动OA、移动外勤、巡更、位置平台、考勤机、消费机、门禁机和温湿度监控等多种突出“4G”和“智慧”主题的信息化应用也随之展开。

4G大篷车内展示8大行业13款应用
  7月7日上午9时许,东风东街东方路路口南侧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里,来了辆“体型庞大”的“大篷车”,大篷车上标有“和4G心互联”醒目宣传语。据介绍,这正是山东移动日前启动的“4G进政企”信息化应用巡展活动“大篷车”。当天,“4G进政企”信息化应用巡展来到潍坊,记者有幸成为第一批登上“大篷车”的参观者。
  据了解,本次巡展活动是把4G政企信息化应用的宣传展示浓缩在一车之中。记者发现,车内设立了多个展示区,展台上摆放着消费机、考勤机、门禁机、高清摄像头、4G手机等。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内展示了8种山东移动4G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公安、智慧商贸、智慧金融、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8大行业和外勤助手、移动警务通、幼视通等13款信息化应用。
  潍坊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和政企新老用户的沟通交流平台,潍坊移动力求通过“大篷车”巡展活动深入了解搜集用户的问题和需求,为用户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服务。
  在展示现场,移动工作人员介绍了高清布控球、手持式视频会议系统、考勤机等先进设备,在基于移动4G高速网络的传输下,让移动执法、视频会议、移动监控、移动外勤、无源巡更等信息化应用成为了可能。

信息化上门给市民带来全新体验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展示了移动手机一卡通的功能。只见她拿起一部手机,放在考勤机上,听到“嘀嘀”一声后,就成功刷上了考勤信息。除了刷考勤,还可以刷手机消费,点击后台就可以查看到消费金额、时间和地点,非常方便。据介绍,手机一卡通集合了门禁、考勤、内部消费等多种业务功能,现场参观人员体验后连连称赞移动手机一卡通的强大功能。
  在“大篷车”上,记者也亲身体验了移动4G超高网速的便捷、流畅。网络平均每秒80Mbps,上网看世界杯比赛视频点击即开始播放,拖动进度条无丝毫卡顿。不仅如此,基于4G高速网络的视频会议、移动执法、单兵设备、移动定损、移动护士站、移动OA、移动外勤、无源巡更、温湿度监控等信息化应用,更是让记者和围观的市民大开眼界。
  记者发现,通过“移动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可利用移动4G网络将现场视频、音频实时回传到管理平台,平台可根据现场传回的实时图像进行实时调度指挥,提高了执法效率。日常生活中,车辆剐蹭等交通事故难免发生,“移动定损”系统可在事故发生后自动判断并通知离出险地点最近的定损员,定损员利用系统可将查勘定损现场照片通过4G网络及时发送到后台,提升了理赔处理速度。另外,利用“移动监控”应用,在手机上即可通过4G网络实时查看高清视频监控画面,现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高考电子考场、医疗监护、学校管理、超市监控等多种场景。

山东移动启动“4G进政企” 信息化应用巡展
  据介绍,日前,山东移动“4G进政企”信息化应用巡展活动正式启动,山东移动颜永庆总经理为活动青年突击队授旗。活动以信息化“大篷车”为载体,展示最新、最炫的4G政企信息化应用,为全省政府单位、企业集团提供4G业务办理“上门”服务。据了解,在接下来的近两个月时间里,“4G进政企”巡展活动将在济南、德州、滨州、淄博、潍坊、烟台、青岛、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泰安13个地市陆续开展,举办约140场展示活动。记者了解到,活动在各地巡展过程中,还将展出各地的特色信息化应用。
  4月29日,山东移动宣布4G在全省正式商用。截至目前,山东移动4G网络已实现全省市、县城区的连续覆盖以及部分乡镇的覆盖,其中包括胶济铁路线的全程覆盖。到今年9月底,4G基站总规模将接近5万个,基本实现全省乡镇驻地以上区域的全部覆盖及部分村庄的有效覆盖,以及山东境内所有铁路、重要道路的连续覆盖。4G的发展,将为信息化应用提供高速的网络保障,并加快各类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新应用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生活、工作、消费行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更为行业和政府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本报记者 刘江峰 
   通讯员  张 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