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3版:安丘新闻·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广场书法吸引一群粉丝
奥宝化工公司获投资计划奖励金
鸡蛋价格“破六”创历史最高价格
2014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场书法吸引一群粉丝
  潘金平在汶河广场练习地书。



市民潘金平汶河广场秀“地书”,成一道风景
  每天晚上,华灯初上,安丘汶河广场就沸腾起来,聚集了一批批跳广场舞、交谊舞、打太极拳等健身的市民们,他们或热烈、或奔放、或沉静的健身方式,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在汶河广场西边,有一群写地书的书法爱好者们,他们独辟蹊径的健身方式,成为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西安之行 与地书书法结缘
  晚上7时,汶河广场西边,数十位地书书法爱好者,一个小桶,一支毛笔,以地砖为纸张,汶河清水当墨汁,正在埋头挥毫泼“墨”,书写“斗”大的字。里面有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退休赋闲的老人,有暑期在家的大学生,有附近工地的农民工……男女老幼齐上阵,龙飞凤舞的字迹,独特的书写方式,引得过往市民不时驻足观看,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还想拜师学艺。广场地书的领头人潘金平老师,正在给围观的书友们讲解书写的笔法。
  据潘金平老师介绍,他自今年春天来到汶河广场,写地书已经半年多了。前几年,他从商业系统退休之后,去西安女儿家中闲住,作为六朝古都的西安,文化氛围浓厚,在家附近的广场上,每天都有数百地书爱好者,在广场上写字,并且举行地书比赛,比赛中不乏名家教授,书法大气磅礴,场面蔚为壮观,给潘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此感染熏陶,本已是书法爱好者的他,再次点燃了写好地书书法的激情,并且愉快地写起了地书书法。从西安回到安丘老家,就迫不及待的到汶河广场写地书了。在一边欣赏地书书法的逄女士说:“我也不懂书法,也说不出什么,就是看着顺眼漂亮。”

   早出晚归
地书粉丝一大片

  地书书法在潘老师的带动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写地书的队伍已经发展到数十人。铁杆地书爱好者范先生认为,地书书法发展的如此迅速,主要归功于潘老师的个人魅力,首先是他的书法植根于传统,从欧楷入手,不媚俗,不搞怪,法度谨严,端庄大气。再就是,潘老师每天都多带几支毛笔,让感兴趣的市民都来写上几笔,过过瘾,同时,潘老师现场写字,现场指导,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经验无私奉献出来,赢得了围观市民的称赞。
  市交通局退休干部韩步文,就是广场地书队员中的一位。据他介绍,自退休后,曾经有一段时间醉心于钓鱼,自从在广场上看到地书书法之后,就爱的一发不可收拾,凭着一双心灵手巧的手,制作了精致的笔筒、不锈钢毛笔笔杆等学书“装备”,吃饭睡觉都惦记欣赏碑帖,琢磨字的写法。他深有感触地说:“写地书,既练习了书法,还能强身健体两不误,我每天早上5点,晚上7点,都准时到广场写字,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休闲健身的享受。”
 义务教授
让爱好者写好字

  很多时候,广场都重复着一个温馨的画面: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围着潘老师,问这问那,询问这个笔画怎么写,怎么下笔,怎么写出来好看,潘老师都不厌其烦,耐心讲解,认真纠正他们的错误,家长和孩子们高兴满足的神情,让潘老师很是陶醉。
  潘老师感慨地说,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很多人都很少写字,写一手漂亮钢笔字的人不多,毛笔书法能写好的人就更少了。字如其人,字是一个人的脸面,提笔忘字的人大有人在,考试中的卷面分让家长和学生都头疼。所以,尤其是看到这些喜欢书法的孩子,很高兴能给孩子们一些指导,希望对他们学习有些帮助。市民王女士说:“孩子在汶水小学上二年级,字写的一塌糊涂,老师都找我好几次了,我也没有好办法。受潘老师影响,孩子爱上了书法,她一开始觉得用‘扫帚’写字很好玩,后来也开始练,如今写出漂亮的字经常得到大家的赞许。潘老师看见喜欢写字的小朋友,总是特别愿意教他们,希望潘老师能一直教下去。”
 推广地书
期盼有地书组织

  据了解,这种书写方式被称做“广场书法”或叫“地书”,是一种书法健身方式。在写“地书”的过程中,两脚要分开与肩同宽,脚趾抓地,两腿伸直,腰部挺直,手握笔杆,心无他用。同时,落笔行笔时要自然屏气,起笔时呼吸要自然加深加长,这样,写一段时间后,就得伸伸胳膊,活动一下腰腿,那时会感觉到全身轻松,心情舒畅。写地书需要全神贯注,不仅磨练书写者的意志,同时还能活动胳膊和腿脚,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目前,在潘金平等几人的带领下,“地书”书法队伍日渐壮大。作为传统文化的追随者,潘金平老师说:“现在年轻人都用电脑打字,很大一部分人都忽略了书法的魅力,盼望在全市能成立一个地书书法协会,来推广地书书法,通过写地书来弘扬传统文化,唤起更多人对书法的关注和热爱。”
  安丘文化名人王俊明认为,汶河广场是全市一个传播文明的窗口,地书书法的推广,提升文化档次,为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增光添彩。   文/图 韩风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