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17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指出,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内的近九成中国城市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 “中国特大城市具有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就业贡献不断提高、建设水平较高等特征,同时伴生着诸如二元结构加剧、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严重、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脆弱性凸显等问题。”报告称,中国已进入大城市病高发期,新时期加强特大城市治理势在必行。 报告基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管理五项指标,构建了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除拉萨市、三沙市以外的全国287座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进一步测度和检查中国城市发展的健康水平和状况,蓝皮书将城市划分为两类——健康城市和亚健康城市。其中,上述五项指数均高于所有城市中位数的城市为健康城市,包括深圳、中山、佛山、上海、苏州、常州、无锡、东营、南京、长沙、珠海、扬州、杭州、沈阳、镇江、大连、南通、烟台、惠州、克拉玛依、湘潭、威海和南昌等23个城市。 在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五项指标中如果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低于该项指数的中位数,则表明该城市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前全国287个地级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不到十分之一,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内的近九成城市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报告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