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
第04、05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柳疃成就名师,给量身定制发展计划 |
该镇坚持“教师第一,学生为本”原则,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
|
|
|
◥学生在公开课课堂上积极发言。 |
|

|
|
近年来,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柳疃镇教办紧抓时代脉搏,坚持“教师第一,学生为本”原则,立足农村教育教学实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推动了学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严格锻造好校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凡是优秀的校长,都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超越现有办学条件的限制,以精湛的治校方略和高超的管理才能把学校办好。柳疃镇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坚持校长姓“教”,必须担任主课教学,带头上课;坚持校长听评课制度,每学期本校教师至少普听一遍;坚持校长带头进行公开教学展示,每学期至少一节。校长们率先垂范,潜心教学,为其他教师做好镜子,树好样子。 柳疃镇强化校长任期考核。镇教办与学校校长签订岗位责任书,每年对学校进行一次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估,校长年度任期目标完成不力以及在各级教学质量调研中成绩居末位者,需向镇教办写出书面分析,促使校长们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另外,柳疃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镇教办每年组织一次“领导干部和班子队伍”民主测评,对民主评议中分数较低、群众意见较大的校长进行约谈。在干部的选聘上,优先把德才兼备,业务拔尖的教师选拔到学校管理岗位,创建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选任机制。
实施“富脑工程”,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柳疃镇实施“富脑工程”,提升教师业务素质。镇教办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专题培训活动外,还积极创造机会、提供资金,让教师们到本地兄弟学校和外地先进学校考察学习,每年教师培训学习达260多人次。组织“书香伴我行”读书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打造“精品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细化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教学各环节要求。各校不定期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纳入教师业绩量化考核,与教师评先树优相挂钩等。狠抓教学教研,镇教办主要领导每学期都要拿出约1/3的时间,深入学校推门听课。打造“名师工程”,成就科研专家教师。对有发展潜质的课改优秀教师,量身定制发展计划,阶梯式培养,并在评先树优、师德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课改名师舍得投入,提供机会,让他们外出学习培训、参与课题研究,引导他们向“研究型”教师转型。 鼓励教师发展个性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 完善评价机制 柳疃镇将教师按老、中、青分设三个层次,搭建三大平台,即自主研修平台、岗位实训平台、远程教育平台,构建了新型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参与。整合现有名师资源,利用名师个人工作室、教育博客等手段,让团队教研互动起来,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教育团队。 2014年,柳疃镇有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班主任;2人被评为昌邑市十佳优秀教师,4人被评为昌邑市优秀教师。 为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柳疃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14年,柳疃镇教办就《柳疃镇中小学教科研奖励办法》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制定《柳疃镇教办教科研成果量化积分办法》。每年分初中、小学两个系列,进行一次教科研成果评比,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2013年,全镇所有学校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该镇先后获潍坊市教育创新燎原奖、潍坊市教学成果奖16项,昌邑市政府教学成果奖37项。镇教办、各中小学全部进入全市先进行列,每年获评“昌邑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文/图 本报记者 张身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