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 |
第04、05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优质教育资源,农村娃也能享 |
下营学校配备高标准的教室、学生公寓等,校园网全天开放 |
|
|
学生们正在实验室做实验。 |
|

|
|
在昌邑三区建设重镇滨海港城南部,风光旖旎的月牙湖畔,坐落着一所寄宿制学校——下营九年一贯制学校。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在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地努力探索,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精彩。 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娃也享受 下营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00余亩,总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共有六栋建筑:两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一栋幼儿园、一栋高标准餐厅、一栋宿舍楼。现有20个教学班,54名教师,800多名学生。虽属乡镇学校,却配备了高标准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学生公寓等,校园网全天开放,班班通进入到了每个教室。投资300多万元的塑胶环形跑道体育场地,也是该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做到了教育的均衡。 新校建成使用以来,先后迎接了国家、省、市级考察团的检查、参观、指导,都受到了好评,获得了肯定。该校在校园点评中获昌邑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县”的验收。 墙壁文化为载体 浓浓书香满校园 校园的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是熏陶、引导和感染师生情操和素质的巨大推动力量。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是利用学校所有“墙壁”与“角落”去陶冶感染学生,每一面墙壁都是一幅“有主题的画”,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首“无声的诗”,情深意切,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专业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校园的墙壁文化使得学校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每位教师的发展,教育办鼓励每位教师走进图书馆,每学期读一本书,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读书展示会。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广泛宣传读书的相关知识,浓浓书香洋溢校园。 社团活动丰富 提升孩子素质 2010年5月,学校结合校安工程,采用教室专用和一室多用的方式,投资建成了全省首批乡村少年宫,是昌邑市乡村少年宫之一。 少年宫主要依托学校现有的设施、场地、师资力量,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于一体,对学校和社会青少年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义务授课。 少年宫目前设立了音乐——阳光合唱团、翼之舞舞蹈社团;手工——妙思剪纸社团、十字绣社团;体育——篮球、排球、乒乓球;书法——墨缘书法社团;德育实践——阅读,心理辅导,红柳文学社等5部11个活动小组,开设了专业课程。在校内聘任了专业辅导员,同时还从社会中招募了志愿者辅导员。通过每一个学期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农村孩子也能像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和喜爱,在当地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历次校园艺术节及学生才艺展演活动中名列前茅。 文/图 本报记者 张身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