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顺风车上路,政府不能光看着
更换人选让听证更有公信力
处理问题官员不应像挤牙膏
免票老标准该“长个”了
国考降温
领“黄牌”
跨省约谈
2014年10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风车上路,政府不能光看着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在破解城市交通难题的路上,以顺风车为代表的一些民间智慧,已然走在了政府部门的前头。但在各方面利益关系远未厘清的前提下,仅靠车主系一条黄丝带实在难以打消人们的诸多疑虑。有关部门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上对顺风车拿出政策支持的诚意,是时候了。
  时下,城市的道路修得越来越宽,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多数时候,私家车里都坐不满人。为有效节省资源,我市私家车主郭峰发起了免费搭乘黄丝带公益顺风车活动,现在已发展了城区20多名私家车主参与。目前,郭峰正向民政部门申请注册相关组织,希望有更多的市民能了解黄丝带公益顺风车。
(本报今日A4-A5版) 
  在私家车迅速普及,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人们在充分享受交通便捷之余,也忍受着堵车、龟速等问题所带来的种种烦恼。在破解这些城市交通难题的道路上,以顺风车为代表的一些民间智慧,已经走在了政府部门的前头。
  面对承载公益善意并已然上路的顺风车,想必尚处在观望期的大多数公众也都希望其真的能一路顺风。但老实说,在各方面利益关系远未厘清的前提下,仅靠系一条黄丝带实在难以打消人们的诸多疑虑。
  说到疑虑,首先来自等车的人。在社会诚信缺失,陌生人之间普遍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社会语境下,这样的疑虑并不难理解。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在路边等车时迎面驶来一辆顺风车,即便车上系着一条黄丝带,你会坐吗?此时,每个人心里难免会想:这世道怎么可能会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这会不会是“黑车”?万一出了事又算谁的?再往深了想一想,那些“女大学生上车后离奇失踪”的骇人事儿,会不会就是这一出?只要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对等车人来说,这车就不是“顺风车”。
  再者,对于立足公益做好事的顺风车车主们而言,这何尝不也是一件冒险的事?别的不说,一旦被“老赖”“碰瓷党”给盯上,憋着坏要揩你的油,又到哪儿说理去?而只要类似这样的漏洞不堵上,不给车主们吃下一颗定心丸,顺风车的队伍想要壮大恐怕很难。
  如此,一面是旺盛的需求,一面是充足的供给,却迟迟打不开市场,要解决这种因“平台环境不佳”而出现的困局,担当“管理者”角色的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客观地说,实现社会风气的扭转,重新找回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信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单靠某个或几个政府职能部门,也确实力有不逮。但这绝不等于“无计可施”,事实上,只要有关部门对顺风车拿出积极态度且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让顺风车驶入快车道。
  在此,我省的聊城市民政局积极回应民意关切,准许筹建公益顺风车协会的做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借鉴。在笔者看来,其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摆正了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而非站在一旁充当“看客”。
  除此之外,对政府部门来说,还应对顺风车加以合理引导,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提供有力政策支持。比如,统一顺风车标识,增强辨识度和权威性,不给“黑出租”和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明确并细化顺风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的责任认定标准,使驾乘双方开得放心、坐得舒心;为顺风车常态管理建章立制,防止运行过程中出现无序和混乱。
  只有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扎实了,老百姓才会真正相信“这事儿靠谱”。也只有这样,顺风车才能一路顺风,跑得长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