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民生
 
标题导航
“脸面”藏污垢,伤了创城“心”
彩票岂能丢了公益的本性□舒圣祥 
2014年1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脸面”藏污垢,伤了创城“心”



  城市表面的洁净并不是创城工作的终点,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才是文明城市的“心”。我们下大力气整治城市,并不只是为了表面的窗明几净,更是为市民培养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真正做到人人文明。因此,在围挡后藏起垃圾,虽然看似“无伤大雅”,却伤了创城的“心”。

  11月4日上午,家住奎文区胜利东街与北海路附近南胡东村的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在银座商场的西侧一处空地的蓝色围挡后,堆满了生活垃圾,附近的一些居民以及一些摆摊的商贩习惯性地将垃圾扔到此处,已有两三个月无人清理。
      (本报今日A6版)
  乍看这则消息,心中一惊!银座西侧有垃圾堆,是人民广场旁的银座?是市政府大楼对面的银座?垃圾堆或许不足为怪,但在城市“脸面”的不远处,污点竟然“暗藏”了两三个月无人清理,这让我们的城市“丢人现眼”到家了。
  以前见诸报端的新闻中,往往是城乡结合处或背街小巷屡有垃圾出没,但“脸面”之处存有污点,恐怕就说不过去了吧?对于区区一个垃圾堆,想必清理也不是多么艰巨的工作,但两三个月无人清理,要么是创城工作存在“盲区”,要么是相关工作人员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无论是出于哪一点,相关部门都该反思。细节决定着一座城市文明水准的高低,忽视了细节只是“装文明”。
  政府部门的工作疏漏值得反思,相比之下,那些随意乱扔垃圾的市民更应该感到脸红。自我市开展创城工作以来,“创城”已深入每一名市民内心,绝大多数市民正在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人都在为城市建设增砖添瓦,但个别人却在破坏着我们的创城成果。在市民的视线之内,他们或许会因在“明处”乱扔垃圾而面红,但在无人监督的“暗处”,却选择藏藏掖掖,延续着不文明的习惯。破坏公益广告、绿化带内藏“垃圾山”、夜深人静时闯红灯,不文明行为仍在“暗度陈仓”。
  或许在这部分人看来,创城只是为了应对几次检查,表面洁净则城市文明,殊不知,测评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外部形象,同样考量着每一位市民的文明素养。“公共场所道德”考察着市民们的道德风貌,“市民交通行为”考察着群众们的法治观念,“人际互助”则考察群众之间的亲和力。
  城市表面的洁净并不是创城工作的终点,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才是文明城市的“心”。我们下大力气整治城市,并不只是为了表面的窗明几净,更是为市民培养一种文明的生活习惯,真正做到人人文明。因此,在围挡后藏起垃圾,虽然看似“无伤大雅”,却伤了创城的“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