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伦(1585-1645),字汉萄,号学海,晚称“雪松老人”,安丘城南门里人,乡人称“明经公”。他善画墨竹,书法尤著。一生博览群书,酷爱临池,初学苏东坡及米芾,后杂以“二王”笔法,与人书信,人皆以收藏为荣,名重当时。《学海先生张公墓表》(史称“三绝碑”,王渔洋表,郑簠书,方亨咸篆额)赞曰:“先生长九尺,美须髯貌,瞿然以清,嗜读书,淹通经传,诸史旁至,医卜皆穷,其奥书学米芾,勉得二王之神乎!又尝从断蒹所画风竹,萧竦圆劲,节目磊砾,想见其人,非天机清妙不能造也!尝辟书室,空无所有,惟图三代钟鼎盉鬲之属于四壁,蓄一琴,时抚弄以察意,夷然不屑也。”“先生有倜傥之才,高洁之操,既不用于世,退而修行于家,为德于乡里,故其可见者止于此而已。” 张继伦幼有异质,读书数行俱下,手抄一过终身不忘。1627年贡入太学,630年参加山东乡试。主考官很欣赏他的文章,由于文中有很多生僻奇字,被列入副榜备选。有一年遇到恩典拔官,选为县令。他考虑到不是科第出身不足自展,竟然没赴任就职。他与其兄张嗣伦(举人)、弟张绪伦(进士)名噪一时,被誉为“老三张”。 弟弟张绪伦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巡视两淮盐政,有个大商人犯了罪,应当依法严惩。该商贾携带很多金银,从千里之外的江南来找他说情,想减缓牢狱刑罚。张继伦对着来人生气地说:“我正因为我弟的现任职务勉励他严格执法,难道要他歪曲法律吗?”严词拒绝,不给他通融。 张继伦为乡里乡亲做了很多好事。明朝末年,因战乱流亡的难民接连不断,凡是到安丘逃难的,其全部收容起来,救济他们,乱定之后遣送他们各归其家。有个乡下人背着幼小的女儿匆忙经过城门,张继伦问他为什么这么慌张。那个人告诉了实情,说为了偿还官府的钱财,不得已将女儿卖掉还债。他听后立即拿出钱来,替那人偿付了债务。还有个外地的商贾来到县里买粮食,将要走的时候打开装具察看,发现粮食中掺了很多沙子、小石头,才知道被经纪人骗了。但是这件事发生在安丘城,外地人势单力薄,敢怒不敢言。张继伦知道后,向主管的官吏说明情况,用法律来解决,为买粮的商贾挽回了损失。每年冬天,张继伦都拿出钱和粮食赈济穷人,为亲戚邻里解决急需。他还经常在自己的房子里安排客人住宿,有病的为他请医抓药,病死的临时收殓,养育无依无靠的孤儿。科考年份,有的读书人因家贫不能去参加考试的,他就资助其得以成行。有一年歉收,几十个贫困士人要求官府开仓放粮而没有得到允许。张继伦慷慨地把自己的粮囤打开赈济他们。 明朝崇祯十五年,清朝军队兵临山东,接连攻陷七十多座城,已逼近安丘。时任县令很害怕,想弃官逃走。张继伦闻讯大惊,连夜叩开县衙大门,径直来到县官的卧室,对他说:“您身为朝廷命官,为天子镇守国土是您的职责和本分,您应当与安丘县城共存亡。现在敌军来了,您却要逃命,我认为这万万不可。您想,现在敌人兵力遍布,您却要逃出城去,极有可能被敌军杀害,万一侥幸死不了,朝廷也会对您严惩不贷。安丘虽小,但有城郭可以据守,有居民可以募兵,有我们这些人可以供您吩咐调遣,环城固守,保全自己,完全是可能的!”县令听后幡然猛醒,与张继伦促膝交谈,谋划了一个晚上。天明时分,县令号令属下击鼓,率领众人登上城墙,全城的父老、青壮年都到了。张继伦对众人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想避开故地逃到远处去,不过是想保住自己和妻儿的性命,凭着这坚固的城堡不去固守,反而在旷野里奔逃,这不是万全之计。再说,或许大家都能逃脱,但是大家逃出城后,城破于敌手,我们祖先创下的家业就不复存在了,到那时,家都没有了,你回哪里去?”众人听了,都认为他说的话有道理。 张继伦又与县令商量后,打开城门,接纳在外的家人进城。城外的数千名居民相随进入城中。于是,城里百姓人心大定。所有父老乡亲齐集城隍庙,歃血为盟,人人表示愿意接受调遣指挥。张继伦马上对守城事宜进行安排部署。南门最为要害,距县署又近,是敌人攻击的重点。张继伦自告奋勇,承担该门的防守。他招募兵勇,筹措粮饷,拿出家里全部钱财,购置了刀枪等防守武器;又把在郭庄的一处房产变卖了,得到两千两银子,做好长期守城的准备。 刚刚准备好,敌兵大队人马便过来了。张继伦向众人宣示道:能打退敌人的,将受到上等奖赏;为国家献身的,因杀敌负伤的,对其全家进行抚恤。这样一来,人心振奋,斗志倍增,同仇敌忾,坚守城池。敌军久攻不下,只好撤走。安丘城随告解围。此时,张继伦不把功劳记在自己身上,而是主动把荣誉让给县令。这位县令因守土有功,被朝廷晋升为御史。 甲申年三月,李自成的军队攻陷了北京。这时明朝的政权已经垮台,盗匪乘机蜂起,社会秩序大乱。张继伦应乡亲们的请求,担负起维护局势的重任。他带人白天挖城壕、修器械,晚上和衣枕戈,在城头日夜巡查。这样经历了五个月,肚子饿了,吃不上应时饭,身子疲劳了也得不到休息,即使在匪兵攻城,乱箭像雨点一样射来时,他也不曾退却。县内原有兵卒三百名,经过扩充,兵员达到一千二百多人。张继伦率领这支部队,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停地训练。他俨然成为威震一方的军事长官。寇贼多次前来攻打,因城内防守严密,每次都无功而返。从此贼兵不敢来犯。对于揭竿而起的农民,他不忍心杀戮,而是想方设法规劝,招为自己的属下。有群盗数万人,被张继伦感动,俯首听从他的安排。 张继伦是一介书生,出于忠义,任劳任怨担当重任,使县城免于战火之祸。开始时辅助县令,后来独立支撑。功成之后,闭门不出,从不谈自己的功劳。寿光县有个叫安青士的人,写了一首叫《青社先贤》的诗。 诗中评论张继伦道:张仲命世才,磊落森千张。文藻冠东州,自负实叔儅。时当龙战期,兵燹迫抢攘。民吏少坚心,大义公独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