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帆 这名女司机非但违规行车,还在被拒绝后大发雷霆,恶语伤人,对规则还有一丝敬畏之心吗?国人规则意识缺失,公职人员应该做好表率,而不是在“身份优越感”的驱动下,继续做规则与秩序的搅局者、破坏者。
11月16日下午,安徽合肥市东至路香樟雅苑小区门口,一名中年女司机试图驾车从大门出口逆向进入小区,遭到值班保安赵宗伟的拒绝。随后,女司机下车后与赵宗伟争吵数分钟并辱骂其是“看门狗”。63岁的赵宗伟倒地不起,后抢救无效身亡。据了解,该名女司机姓郑,系安徽省教育厅的一名科级干部。 (本报今日A24版) “骂死”保安事件一经见诸报端,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指责、批评的矛头齐刷刷地指向了这名女司机。不少网民不停地谩骂其缺德,仿佛要用口水将这位女司机淹没,如果她上网看到这些评论,估计也能被“骂死”。 其实,若不是保安突然去世,这不过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口角,不会引起轩然大波,“骂死”只是飞来横祸。因此,我们关注的焦点或许不应放在“骂死”上,透过这起极端的个例,读出女司机背后的心态更值得关注。 一句饱含歧视之意的“看门狗”,言语中尽是侮辱,更诋毁安保职业,让保安人员无地自容,触碰了内心的痛楚。但职业不分贵贱,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保安,都是社会的需要。作为公职人员,女司机思想里有如此深刻的“贵贱观念”,着实让人汗颜。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女司机试图逆向进入小区乃事件的“导火索”。这名保安遵章办事,按理来说,女司机应该为小区有一名正直的保安骄傲才是。但有错在先的女司机不仅不领情,相反却表现得傲慢无比,似乎犯错的是保安。出入口分离是小区物业基于方便业主出行、避免交通堵塞制定的管理规则,入口进、出口出,不仅是人尽皆知的常识,更是每名业主理应具备的规则意识。然而,这名女司机非但违规行车,还在被拒绝后大发雷霆,恶语伤人,对规则还有一丝敬畏之心吗?无视规则,再加上“身份优越感”,女司机才近乎“理直气壮”地和保安吵了一架,并“义愤填膺”地破口大骂。 规则意识的缺失并非这名女司机的“专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式过马路”被拦下,不仅不反思自身之过,反而谩骂交警无理取闹的大有人在;与救护车抢道却不以为意的车主也不乏其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人规则意识缺失,与当下的社会转型以及转型期公民意识的缺乏有直接关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表率,而不是在“身份优越感”的驱动下,继续做规则与秩序的搅局者、破坏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