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市民发现人行道旁的交通信号灯由“高高在上”式变成了垂直于地面上的“落地”式。这种新型信号灯不仅仍能显示等待秒数,还新增了文字提示,效果更为醒目。此次我市共投资205万元,于10月25日至11月29日改造信号灯共计9处,目前处于调试阶段。 11月23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访了范公亭路与驼山路、云门山路、海岱路等几个主要路口,发现每个路口都更换了带文字提示的交通信号灯,绿灯亮时LED屏显示“行人安全通行”,红灯亮时则显示“行人禁止通行”。出租车司机董女士对此很认可:“之前高高挂起的交通信号灯,行人也不怎么抬头看,只顾自己匆匆赶路,有人乱穿马路,机动车只能急刹车。现在有了文字警示,很管用。”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范公亭路与海岱路交叉口,正在执勤的刘警官说:“这里车流量大,加上行人乱穿马路,易造成交通拥堵。我们不仅要指挥车辆,还要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现在这种新型的交通信号灯太方便了。”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公共关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我市共投资205万元,于10月25日至11月29日改造交通信号灯共计9处,分别位于范公亭路和南环路,竖立的LED屏最大的优势就是显眼,颜色转换明显,并显示等待秒数。目前安装工作已完成,调试工作正有序进行。 据了解,我市下一步将逐步实现交通信号灯自动智能化,届时交通信号灯会自动检测到实时路段机动车辆流量,提供灵活配时方案,为各方向路面配置不同的时长,将大大提高路面交通效率。同时会采取半程显示倒计时方式,即交通信号灯只有在最后10余秒才会显示数字,以保证倒计时间的准确性。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慧本报通讯员 潘少松 刘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