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7日决定不减产后,28日,纽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直线滑落,跌幅超过10%。国际油价四年来首次跌穿每桶70美元重要关口后,继续深度下跌,并一举跌至每桶67美元下方,为2009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自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持续下跌,主要归因于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疲软、美国页岩油增产部分导致供应过剩等。 本月,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月报显示,上月美国日均原油产量达到890万桶,创1986年3月以来最高纪录。 分析认为,由于OPEC宣布不减产,国际油价可能继续走低,跌至每桶60美元。届时OPEC可能以如此低价迫使生产成本较高的美国页岩油企业减少供应,或者退出市场。60美元油价成为OPEC搏杀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关键价位。 也有观察人士认为,这轮油价下跌不仅是因为供求失衡,还暗藏国际政治因素,不排除美国、沙特等国家联手对俄罗斯、伊朗发动价格战,以打压其经济。 俄罗斯国家收入的50%来自石油出口,油价下跌对其冲击显而易见。受西方国家制裁和投资外流影响,俄罗斯经济已显疲态,油价下跌更让其雪上加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