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与市交警支队发起“暖冬行”公益行动,为这些困难学生送双过年的新鞋 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对于很多偏远山区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这却是一个奢望。数九寒天,脚上只穿着一双单鞋或破旧的棉鞋,那种钻心的疼无不令人心焦。1月16日、18日,记者走访青州、临朐多个贫困家庭,所见所闻令人动容。为此,本报与潍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携手,开展“暖冬行—从脚下开始”公益行动,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孩子们捐献一双新鞋,让他们过个开心年。活动参与热线:8196199。 ■刘焕超 14岁 (临朐县五井镇垛庄村) 父亲出车祸瘫痪母亲改嫁 1月18日,记者一行走进临朐县五井镇垛庄村刘焕超家,他正准备给父亲刘相治用湿毛巾擦脸。 刘相治今年35岁,却已经在床上躺了近12年。2003年的一天,24岁的刘相治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因为摔伤了头部,对于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刘相治已经完全没有了印象,上班的单位也没有给过他任何赔偿。为了给刘相治治病,家人东拼西凑借了不少外债,妻子也在2005年提出离婚,并带着儿子离他而去。“她还年轻,她要走我不能拦着。”刘相治说,自己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不能因此拖累了妻子和孩子。 离婚之后,刘相治的生活起居都由父母照顾。他的床边放着一根约2米长的木棍,刘相治用它开关灯、窗户和电视,也能用来敲打长时间不活动的腿。出事后的前几年,他还能在父母帮助下坐着轮椅出门活动。这几年随着父母上了年纪,已经搬不动他,刘相治只能偶尔坐起来在床上活动。四年前,前妻再嫁,刘焕超回到了刘相治身边。 全靠爷爷奶奶种山楂过活 为了省钱,屋里的炉子并没有生火,屋里冷得像冰窖。刘焕超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脚上穿一双女式棉拖鞋,脸冻得通红。记者看到,屋子的北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都是这几年刘焕超获得的。看着这些荣誉,这个14岁男孩脸上挂满了笑容。 往脸盆里倒上温水,拧一把毛巾……刘焕超开始熟练地给父亲擦脸、擦手。只要放学回到家,这些活都是由他来干。这几年,母亲偶尔会回来看看他们爷俩。对于现在的生活,刘焕超告诉记者,他很满足。“爸爸已经好几年没有出门了,等我长大了,要带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刘焕超说,他的梦想就是能考上大学,谋得一份好工作,让家人能生活得好些。 刘焕超的爷爷和奶奶已经70岁了,老两口靠种山楂和佛手瓜,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孙子能回到身边他们还是非常高兴。“等我们刨不动了,也只能靠孩子自己了。”刘焕超的奶奶动情地说。 ■付志宏 14岁 (青州市王坟镇石家湾村) 穿着一双破旧的单鞋过冬 付志宏是青州王坟中学初一(二)班的学生,他的父亲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没有劳动能力,发病时还会动手打他们母子。付志宏的母亲在食品厂打工,靠着包装山楂片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也是全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坐在教室里的付志宏,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很干净。记者注意到,他的脚上穿着一双蓝色的球鞋,鞋码明显偏大,外层皮革已经脱落,而且还是双单鞋。“这是姑姑家哥哥穿过的鞋,后来他穿着小了就给我了。”付志宏说,穿着这双鞋有时候会透风,脚冻得难受。但他知道母亲挣钱不容易,从来不提这些事。每两个星期,母亲会给他的饭卡里充一次钱,偶尔也会给他几元零花钱,但他舍不得拿来买双新鞋,都用在了买文具上。 ■杨雅琪 10岁 (临朐县蒋峪镇刘家营村) 买不起新鞋 父亲很内疚 18日上午,记者刚走进临朐县蒋峪镇刘家营村杨雅琪的家中,马上就闻到一股白菜味,原来屋子里堆放着今冬收获的大白菜,这也是一家人用来过冬的主要蔬菜,白菜的个头都很小。杨雅琪的奶奶说,这是因为没钱买化肥,白菜种上后只浇过水,所以长得不好。10岁的杨雅琪缩坐在炉子边,穿着一件粉红色棉衣,脚上穿着的土黄色短靴有多处已经开裂。 2011年5月,杨雅琪的母亲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处理完丧事后,70多岁的奶奶独自在家照顾着两个孙女,杨雅琪的父亲杨道波则到建筑工地打工。为了家人的安全,今年杨道波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和亲戚们凑的钱盖了门楼和偏房,一家人的生活便更加窘迫。大女儿杨雅敏正在上高中,最让杨道波操心的是小女儿杨雅琪。杨雅琪因为阑尾结石动过手术,体质很弱,每到冬天很容易感冒。“很想给她买件羽绒服和新鞋,但是实在太贵了。”杨道波无奈地说。 ■王化鹏 14岁 (青州市王坟镇董王村) 运动鞋一穿三年,快露出脚趾 18日,记者在青州市王坟初中见到了王化鹏。面对陌生人,王化鹏不敢抬眼,低着头局促地摆弄袖口,一双手布满皲裂的裂痕。虽然已经14岁了,他的个头比同龄人矮很多,身上的衣服非常破旧,一双运动鞋破了几个洞,快要露出脚趾了。 一名跟王化鹏很要好的同学告诉记者,王化鹏的性格比较内向,除了几个同村的同学,他很少和人说话,脚上穿的这双鞋还是小学四年级时老师给他买的,已经穿了三年了。记者注意到,因为快要放寒假了,课间很多同学都在议论着寒假该怎么过,过年买什么新衣服。而王化鹏却说他对于春节并不期盼,因为对他来说,春节他们家不会有什么变化,既不会买新衣服也不会置办什么年货。说着说着他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王化鹏出生在王坟镇董王村,距离王坟初中有几十里路。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需要常年吃药,爷爷奶奶也已经近70岁,母亲则早已改嫁。靠着父亲在工厂拔鹅毛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 每天5元生活费,时常饿肚子 午饭时间到了,下课铃刚响过,同学们都冲向学校的餐厅。因为新餐厅还在建设当中,所以只有两个窗口能打饭,而且学生只能把饭带回教室吃。 王化鹏对记者说他想买两个火烧。当他把饭卡放到刷卡机上,卡上的余额显示为0。打饭的阿姨以为机器出了问题,让他再刷一遍卡,结果显示的余额仍然是0。王化鹏什么也没说,在窗口站了一会儿转身就要走,打饭的阿姨看出他的窘迫,说要送给他两个火烧。旁边的同学也说可以先刷他们的饭卡,可王化鹏一句话也没说,执意要离开。 在回教室的路上,王化鹏对记者说,早上他卡里还有2元钱,买了早饭就已经花完了。因为是周末,下午上完课就可以回家了,不吃饭也能坚持住。刚回到教室,一位热心的同学就给他送来了两个火烧,王化鹏沉默了好长时间,才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王化鹏现在和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和爷爷同住。奶奶两个星期给他50元生活费,平均下来每天只有5元,虽然少得可怜,但他知道这奶奶已经尽力了。“早饭两个包子1.5元,午饭两个馒头一包榨菜1.5元,晚饭两个火烧2元,这样一天下来5元钱正好。”王化鹏说,有时买文具时会花掉一些生活费,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他就要饿肚子了,实在忍受不了他就会借同学的钱,再从下次生活费里省钱还上。 ■王金涛 14岁 (临朐县五井镇下五井西村) 酷爱读书,最想尝尝棒棒糖 14岁的王金涛在临朐县五井小学读六年级,四年前的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留下他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1月18日,记者来到王金涛家时,他正坐在屋里看书,母亲孙士梅正在邻居家包山楂片,听说家里有人来,她匆匆赶了回来。 记者看到,14岁的王金涛个子就快赶上母亲高,戴着一副眼镜。说起王金涛,孙士梅感到很欣慰。“他比同龄人都要用功、懂事。”孙士梅说,儿子在班里名列前茅,每年都会捧回奖状。 记者了解到,王金涛的爱好是读书,在他的床头摆着厚厚的一摞书,有《格林童话全集》、《三字经》,还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水浒传》等。王金涛说,他时常拿父亲留下的书来读,有些书还看不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已经看了三遍了,因为实在没有别的书可以看了。”王金涛说,他最想看的是《狼王梦》和《爱的教育》,可他现在根本买不起。儿子痴迷于读书,孙士梅却高兴不起来。“晚上睡觉我要关灯他都不让,非要看完书才能睡。”孙士梅说,家里的书已经被他读遍了,但却没条件给他买新书。 当记者问王金涛最想吃什么时,王金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最想吃棒棒糖。”王金涛说,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从来没有吃过零食,也从来不敢跟母亲提起。 病母包山楂片供子女上学 孙士梅对记者说,四年前的一天,丈夫在下班途中发生了车祸,因为从监控里只能看到是一辆卡车撞了他,没有其他的线索,他们没能拿到赔偿款。为了供孩子上学,她虽然患有心脏病、颈椎病,但还是坚持包山楂片挣钱。“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一天也就能挣十几块钱。”孙士梅说,因为她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所以只能靠干这个多少挣一点。 孙士梅对记者说,如今虽然每年能领到1000多元的低保金,但要供两个孩子上学还是非常困难,一家人平时都省吃俭用。大女儿在青岛上学,为了省路费很少回家。王金涛每天交给学校7.5元,包括3元钱的校车费和4.5元的午餐费,为了省下午餐费,他都是从家里带饭去学校。为了省煤钱,孙士梅自己在家时都不生炉子。 文/图 本报记者 周晓晴 不该让奔跑的年纪 缺一双温暖的鞋 □李明志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让一代又一代人在走过童话般的年纪时,从中邂逅爱与善的启迪。而童话里的那双闪着亮光的水晶鞋,已然成为孩子们心底的一个理想、一份守望。但现实中,生活的窘迫、家庭的艰辛等等太多的无奈,使得这个理想要照进现实又何其之难。 在很多人看来,一双鞋是否合适,或许要顾及它的款式是否新潮,做工是否精细,质量是否上乘;但在这些乡下孩子的眼中,他们看重的不过是穿上脚之后能否御寒,不过是稍微满足一下每个孩子都有的爱美童真。面对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即便再困难的家庭,咬咬牙也能抽出钱来满足一下孩子,但不要忘了,在生存都难以保证的家庭里,这个小小的愿望却是那么遥不可及。 冬去冬来,生活不易,寒冷依旧。面对这些正处在奔跑年纪的孩子们,没有理由不给他们一双跑向未来的合脚的鞋。这份爱,既然羸弱的家庭无力承担,那社会就有责任去合力托举。对孩子们来说,这双陌生好心人送来的鞋,更是一份面对生活困境、面对未知将来的信心和勇气。故而,虽小事一桩,却善莫大焉。 在不幸面前,我们总叹息生活的不公、命运的多舛,对于这些用好心人举手之劳就能化解的不幸,点滴一份爱心已然足够,那还等什么呢? 暖冬行,就从脚下开始,从你我开始,从一双新鞋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