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购物帮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年的味道

第03版
今日关注
 
标题导航
上黑榜东北酒,小餐馆照卖
春节返乡潮带来的商机与痛点
2015年0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返乡潮带来的商机与痛点



旅游等向年货市场渗透带来商机,用工荒难题待解
  临近春节,外出一年的人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返乡人潮流转中,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企业在努力淘着节前最后一桶金。大型活动普遍偃旗息鼓后,今年零售企业对文化促销的投入力度空前。不过,家政业、快递业“半歇业”局面的用工荒难题仍然迟迟待解。
文化营销
  往年热闹的年货大集今年开始降温,部分传统卖场虽然延续了年货一条街、年货大集等活动,但宣传力度不及以往。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各地今年商场投入了更多文化资源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铺垫,商场在1月底就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活动预热。
  其实,从去年开始,无论是传统百货还是购物中心都在打文化营销牌,其中主题展览热度最高。去年暑期,包括动漫展、摄影展、画展、车展、动物标本展等数十场展览活动同期亮相,主题展览一度成为众多购物中心的标配。主题活动收获的高人气与良好口碑让很多传统零售企业将此运用到春节档期中,既拉动了寒假档期的家庭消费,也让商场摆脱了千篇一律的年货市集。
延展年货
  随着物质的逐渐丰富、消费者对年货需求种类的不断扩大,酒类、家居用品、服装、数码产品、旅游等纷纷向年货市场渗透。消费者对春节的态度有了很多变化。据记者了解,因春节是消费者一年中难得的7天长假休息时间,在春节期间选择出游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对于传统超市大卖场、商场而言,年货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不再拘泥于之前的日常消费商品。
  记者发现,部分品牌推出的为消费者准备的福袋很有学问。在某潮牌的限量福袋发售中,由于品牌常年不打折,福袋商品的超值组合引发了不少学生群体的疯狂抢购。虽然福袋有很大的神秘感,但其中内容其实是过去一年该品牌销售过的服装、配件等产品。经过福袋的包装,品牌不仅调动了消费者的购买兴趣还消化了商品库存。专家认为,此前商家争抢消费者时往往以低折扣、薄利多销作为营销主题,但长久折扣带来了麻木感,这也让消费者的购物趋于理性,仅以低价作为卖点难以吸引消费者眼球。同时,商业市场今非昔比,无论是零售商还是品牌商对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如果还以传统思维应对,将会脱轨消费者需求,久而久之品牌影响力会被撼动。
返乡致“半歇业"
  临近春节,比火车票更难预订的是家政人员。部分家政公司员工已经开始陆续返乡,门店订单激增人手却明显不够。替工成为解决用工荒问题的一大措施,不过,用工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除了家政行业,快递行业也面临着同样头疼的用工荒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春节期间快递业“半歇业”除了与员工返乡有关外,还与业务量大幅下降、派送成本增长有关,快递企业积极性并不高。但也有快递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近段时间,“顺丰小哥”的微视频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站大肆转载,大有包揽春节快件的意图。
新模式实用性低
  返乡大潮中被提及最多的可能就是一票难求问题,在活跃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一票难求似乎有着很多解决方式。除了抢火车票之外,飞机、拼车最受关注。赶集网发起众筹机票,聚焦定位数量大、回乡需求强烈的蓝领阶层。
  不过有分析认为,这种众筹模式虽然可以帮助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获得机票,但是因为产品只限每人支持1元,导致参与人数不少但众筹到的资金却不多,机票中签率低,不容易赢得口碑。除了众筹机票,拼车回家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回家过年的方式,尤其是距离家东较近的外地人。企业显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58同城、赶集网、爱拼车等争相参与。
  不过,由于拼车关键在于匹配度,需要相对多的参与者和相对大的基数才能使匹配更高效。来自北商商业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对于还在烧钱抢用户、博关注的拼车行业应该更加注重信息互通,提升匹配度。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交元素,让回家枯燥的旅程变得欢快,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本报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